歷史
![煙臺山燈塔](/img/6/f0e/wZwpmL2YzM2ITNxkjM3Q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I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905年(清光緒三十二年)煙臺山燈塔建成,設三等明滅燈一盞,燭力33000支。這時在崆峒島設的煙臺燈塔改稱為崆峒島燈塔。煙臺山燈塔設專人管理瞭望,從遠望(現稱望遠鏡)視到入口只後分左右懸球(空竹編制球狀外塗顏色)於旗桿上以示眾周知,等船隻近時能認清船旗(特規的旗形、顏色)後,應招懸旗桿上指通,待船進港拋錨後方可掛旗。除此外燈塔還日用幾種掛標、夜用燈籠來向港內船隻預報各海區風信預報,如此簡陋的信號延用了幾十年。
煙臺解放後,碼頭和港口得到飛速發展。來往煙臺船隻每年幾百倍增長,港口吞吐量幾萬倍增加,煙臺山燈塔遠遠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1988年4月,重新建成的新燈塔矗立在原燈塔西側山頂上。新燈塔是我國目前較為現代的燈塔,集導航、旅遊、海上交通指揮於一體。
建築特色
![煙臺山燈塔](/img/9/6f8/wZwpmLwczNzIDM1YDM3Q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2A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該塔由清華大學設計,塔總高49.5米,海拔高89.2米,共13層,底部3層採用古堡式造型建築,可供200餘人觀光瞭望海港景色。外形似倒扣的海螺,內設電梯可直通11層瞭望台、昂立台上通過45倍望遠鏡可鳥瞰煙臺海區和市區,若遇清天可直望廟島和養馬島,真是腳踏碧波,頭頂白雲,港城仙景,歷歷在目,如同騰空駕雲,身飛蓬萊仙閣。日落月新夜色幕空,燈塔上聚光燈通過運轉的千塊600毫米牛眼,透出搖轉千道強光可射程40公里,為海上航行提供了可靠安全保障。
煙臺山燈塔被譽為“煙臺市標”和“黃海夜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