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墩山烽火台遺址

明代倭寇猖獗,烽火台為防倭而建。其北對永寧衛,南望福全所,西為深滬灣,東臨大海,四周一覽無餘,是理想的軍事要地。
始建年代有二說:一說是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廷派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在深滬設立巡檢司後,即在煙墩山修築烽火台(參見《泉州沿革·明》)。一說建於嘉靖年間(1522—1566年)。
烽火台分3層,上、下2個台墩,條石三合土壘砌,長16米,寬8.4米,高9.4米。最高層並列3個烽火灶、3支高3.6米的圓柱形大煙囪。當時墩台上有人輪流看守瞭望,若發生警訊,“夜則舉火,晝則舉烽”,數十里外的衛所巡檢司即可望及增援。
烽火台後有1小寨(內有水井),前有一條三合土構築的濠溝環護。
明·抗倭名將俞大猷(參見《泉州人名錄·俞大猷》)曾重修。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也重修一次。抗日戰爭期間,3支大煙窗被日寇軍艦炮轟毀掉1支。廿世紀末旅菲僑胞捐資重修,解放軍總參謀長楊成武將軍為題“烽火台”三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