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鳳尾香羅

無題·鳳尾香羅

《無題·鳳尾香羅》是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主要通過對一個美女所處環境的描寫表達詩人的愛慕之情,是一首著名的愛情詩。

無題·鳳尾香羅

介紹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訊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
作者】:李商隱
朝代】:
體裁】:七言律詩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訊息石榴紅。
○●●○○●●,●○○●●○△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
○⊙●●○○●,○●○○●●△

【注釋】:

1.鳳尾香羅:是一種織有鳳紋的薄羅
2.碧文圓頂:指有青碧花紋的圓頂羅帳。
3.羅帳:在古代詩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徵。

【賞析】:

起聯寫女主人公深夜縫製羅帳。我們通過“鳳尾香羅”、“碧文圓頂”的字面和“夜深縫”的行動,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獨處的閨中女子。在寂寥的長夜中默默地縫製羅帳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對往事的追憶和對會合的深情期待中吧。
接下來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憶,內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對方驅車匆匆走過,自己因為羞澀,用團扇遮面,雖相見而未及通一語。這一聯不只是描繪了女主人公愛情生活中一個難忘的片斷,而且曲折地表達了她在追思往事時那種惋惜、悵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複雜心理。起聯與頷聯之間,在情節上有很大的跳躍,最後一次照面之前的許多情事(比如她和對方如何結識、相愛等)統統省略了。
頸聯寫別後的相思寂寥。和上聯通過一個富於戲劇性的片斷表現瞬間的情緒不同,這一聯卻是通過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概括地抒寫一個較長時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濃郁的抒情氣氛和象徵暗示色彩。兩句是說,自從那次匆匆相遇之後,對方便絕無音訊。已經有多少次獨自伴著逐漸黯淡下去的殘燈度過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紅的季節了。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紅給她帶來的也許是流光易逝、青春虛度的悵惘與傷感吧?“金燼暗”、“石榴紅”,仿佛是不經意地點染景物,卻寓含了豐富的感情內涵。把象徵暗示的表現手法運用得這樣自然精妙,不露痕跡,這確實是藝術上爐火純青境界的標誌。
末聯仍舊到深情的期待上來。“斑騅”句暗用樂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陸郎乘斑騅……望門不欲歸”句意,大概是暗示她日久思念的意中人其實和她相隔並不遙遠,也許此刻正系馬垂楊岸邊呢,只是咫尺天涯,無緣會合罷了。末句化用曹植《七哀》“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詩意,希望能有一陣好風,將自己吹送到對方身邊。

【評析】:

李商隱的優秀的愛情詩,多數是寫相思的痛苦與會合的難期的,但即使是無望的愛情,也總是貫串著一種執著不移的追求,一種“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式的真摯而深厚的感情。希望在寂寞中燃燒,我們在這首詩中所感受到的也正是這樣一種感情。這是他的優秀愛情詩和那些缺乏深摯感情的艷體詩之間的一個重要區別,也是這些詩儘管在不同程度上帶有時代、階級的烙印,卻至今仍然能打動人們的一個重要原因。
李商隱的七律無題,藝術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無題詩的獨特藝術風貌。抒寫青年女子愛情失意的幽怨,相思無望的苦悶,採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獨白就構成了詩的主體。她的身世遭遇和愛情生活中某些具體情事就是通過追思回憶或隱或顯地表現出來的。

【話外音】:

李商隱寫詩特別講求暗示,即使是律詩的起聯,也往往不願意寫得過於明顯直遂,留下一些內容讓讀者去玩索體味。象這一聯,就只寫主人公在深夜做什麼,而不點破這件事意味著什麼,甚至連主人公的性別與身份都不作明確交代。一位女性在懷思所愛。寫深夜難眠還在縫製羅帳,回憶起當時偶遇的情景。及寫渴望和惆悵的心情,期待著有機緣能再相遇。也可以從男性的角度作擬女方的解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