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無題·雨花台邊埋斷戟①
雨花台邊埋斷戟②,莫愁湖裡余微波③。
所思美人不可見④,歸憶江天發浩歌⑤。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①這首詩作於一九三一年六月十四日。
②雨花台:本是南京城南的名勝,後被蔣介石用作殺害革命者的刑場。戟:音jǐ,古代的一種兵器。斷戟:被折斷的戟,這裡用來比喻被害的革命烈士。
③莫愁湖:南京城西的名勝,相傳六朝時美女莫愁曾住在這裡。
微波:比喻革命烈士的流風餘澤。
④所思美人:從字面上看是指莫愁,實際上是指被國民黨當面殺害的烈士。
⑤浩歌:雄壯的歌聲。
作品譯文
雨花台邊埋葬著烈士忠骨,
莫愁湖水為英魂起舞泛波。
思念戰友竟不能一睹容顏,
面對江天我不由慷慨悲歌!
作品賞析
雨花台這樣的名勝變成了國民黨反動派殺害革命人民的刑場,許多英勇不屈的革命烈土犧牲在雨花台邊。革命者的英勇鬥爭和革命思想的影響還留在人間,而作者思念的美人--革命烈士卻再也見不著了。面對著東去的大江和浩瀚的長空,追念著被害的戰友,作者唱出了悲憤的浩歌。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出生。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赴日本留學,1909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在北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著有《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等。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閒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作品被編為《魯迅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