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南長街國小

學校簡介無錫市南長街國小,創辦於1911年2月,創始人為美國傳教士司馬德。 1924年與東吳大學脫鉤後改名為明德國小,為私立教會學校。 學校現有48個教學班級,學生1906名,教職工122名。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無錫市南長街國小,創辦於1911年2月,創始人為美國傳教士司馬德。開辦時名為東吳第八國小,附屬於當時蘇州東吳大學。1924年與東吳大學脫鉤後改名為明德國小,為私立教會學校。1952年10月,人民政府接管,改名為南長街國小,為區直屬國小。2006年,在區委、區政府“辦人民滿意教育”宗旨的引導下,學校易地新建,現占地達34512多平米。學校現有48個教學班級,學生1906名,教職工122名。

辦學歷程

解放前,無錫市南長街國小素以師資雄厚、治學嚴謹、教學質量上乘著稱。解放後到“文革”前一直為市實驗國小。改革開放以來,學校以“我們力求做得更好”為學校精神,倡導“團結、文明、勤學、創新”的校風,“嚴謹、求實、精業”的教風,“勤奮、好學、進取”的學風,嚴謹治學,精心育苗,贏得了社會的讚譽。學校連續獲得市文明單位,市常規管理先進單位,市德育先進單位,市課改示範學校,市電教先進單位;省先進基層黨支部,省平安校園,省教師先進集體,省文明學校;全國“雙有”先進集體,全國紅旗大隊等光榮稱號。進入新校後,學校重新提煉了學校精神,以“明德”為校訓,倡導“文明、勤奮、進取、和諧”的校風,“樂教、善導、求實、敬業”的教風和“勤學、善思、求真、創新”的學風,進一步秉承學校優良傳統,使百年老校煥發了生機。
“科研興校”是無錫市南長街國小歷任校長所堅守的辦學思路。學校一開辦,出於東吳大學附中、附小選拔人才的需要,課程模式就有所革新,從三年級起就開設英文課。解放後,一度作為學制改革試點單位,試行五年一貫制。1986年秋季起連續三年,學校承擔了中央課程教材研究所九年制義務教育國小教學教材實驗任務,使學生在掌握“雙基”的同時,更好地發展智力,提高了教學質量,獲省教委嘉獎;1995年啟動了《弘揚主體精神,探索國小主體教育模式》的科研課題研究,引領了南長區教科研工作的開展,該課題在市教研中心立項,並在各學科中形成了問題導學、生活作文、情感效能、思品輔導、示範模仿等多種課堂教學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國範圍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取得階段性成果。九十年代末期,學校將深化“主體性”教育模式作為教改的主旋律,以電化教育作為提高教學效益的重要手段,學校電腦軟體在市區評比中獲大獎,教師的信息化水平在全區遙遙領先。走進新世紀,學校以人為本,致力校本教研,積極投身課程改革,開發多元課程,改變了過去對學生評價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的做法,探索了學生檔案袋評價的方式,建立了多元的學生評價體系。
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新校的矗立,學校領導敏銳地感覺到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的靈魂,是學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是學校持續發展的內驅力。在發展進程中,學校以人文與生態的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學校生存與發展的主要戰略思想,著重引導建設精緻的環境文化、柔性的管理文化、厚重的道德文化、豐富的教師文化、多元的學生文化,辦學品位進一步提升。

辦學特色

學校始終把打造一流的教師群體作為發展學校的關鍵。學校從 “人格教育”和“提升師愛”入手,確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觀念,以“教師發展中心”、“名師工作室”為平台,通過建立教師專業發展檔案,全面實施教師自我管理、自我評估、自我發展的“主體性”發展模式,全面提高了教師師德素養和業務能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一大批骨幹教師茁壯成長。學校現有全國優秀教師2名,市、區骨幹教師33名。許多教師成為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的優秀人物。

辦學成果

學校以“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基”為辦學理念,紮實、有效地開展各項學生工作。依託學生動漫、游泳、閱讀、舞蹈、合唱等社團活動,豐富學生的活動體驗,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南小走出了一批批優秀人才。如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華建敏、原上海市長寧區區委書記李仁傑、著名醫學教授施錫恩、著名美籍華人文學家、出版家朱宗壽、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華黎等。

發展前景

無錫市南長街國小,是南長區乃至無錫地區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一顆閃閃發光的晨星。而今,全校師生以飽滿的熱情、嶄新的姿態,開放的意識,加大力度深化教育改革,決心在培養新世紀人才的神聖事業中再創輝煌。

學校地址

江蘇省無錫市揚名路12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