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嵩山禪寺

無錫嵩山禪寺

無錫市東有嵩山萃起,林木蒼茫,洞幽泉冷;陲邊清流蜿蜒,田塘鱗傑,波靜之美,良可人羨。

無錫嵩山寺歷史

無錫嵩山禪寺

志籍載述:南朝蕭梁年間(公元502-557年),西域嵩頭陀與達摩先後去至,奇為神秀聖境,乃初創禪院曰“雙林寺”,山因其名“嵩”。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僧至道,法號物外,見寺院久廢,即舊址創(觀音禪院)。明洪武六年(1373年),里人楊得彝舍地二頃於東麓,遂大興幢剎,莊嚴佛像,美輪美奐;儼成大名。號稱寺房五千,名景八處,時人等高詩讚曰:“寺開丹幛里,人坐碧雲間,箇中堪避世,何用買山錢”。宣德八年(1433年)至道和尚傳徒弟淨安得敕賜《嵩山禪寺》額,香火益盛,名列叢林之首。記載寺有大鐘,系嵩頭陀親制,聲聞五十餘里。朝礅夕暉,鐘鼓迴響,喚人正覺,宛若極樂。惜於嘉靖年間,為邑令以誰樓鍾易之而去,清初,僧超果,字弦水,少年得法於龍池,與世祖恩遇特隆。適嵩寺,浚井得碣,上銹古篆云:“若要此山興,除非天下清;迥然超物外,水到碧渠成。”與國號清,至道法號物外、超果、字弦水相合,遂j決志復興山寺。築有殿堂閣茺千間,環抱於百廟叢林之中。以後歲傾月記,又高僧復修,滄桑輪替,切添了些斷垣殘壁,剩了些淒淒荒草。抗日戰爭時,只剩大雄寶殿為我江抗軍及民主政府的活動場所。

無錫嵩山寺現狀

2013年無錫嵩山地區信眾祈請到明琛大和尚駐錫主持,現已修復了建於清朝的老大殿,新建了文殊 普賢 觀音 地藏等配殿。殿堂巍峨,佛像莊嚴。此舉得到了十方信眾的歡喜護持。如今南朝古剎嵩山寺又重換新顏,古剎中興,欣然可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