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調性

無調性

無調性是現代主義音樂創作手法之一,無調性音階就是指音與音之間缺乏調性感,與傳統的音樂有很大差異。

簡介

釋義

用以指音與音之間、和弦與和弦之間無調性中心,沒有功能聯繫,缺乏調性感覺的創作手法與音樂類型。

無調性

atonality

現代主義音樂的創作手法之一。它產生於20世紀初期,由19世紀後期音樂中變音體系的極度發展、調性的頻繁變化、和弦結構的複雜化以及功能聯繫的消失等因素而逐步形成。它的特點為無中心音或中心和弦,無調號,無調式特性,半音階的各音均可自由套用,儘可能不採用傳統的和弦結構,避免能產生調性作用的和聲進行。與此有關的是旋律、和聲、曲式、節奏與音樂構成方法均與傳統有極大的差異。由於無調性音樂乃逐步形成,因此,調性模糊的音樂與無調性音樂之間,在感覺上常無明確的界限。

由來

無調性一詞最初用以形容A.勛伯格作品中開始完全脫離傳統的作品(自作品10號《第二弦樂四重奏》的最後樂章起至作品22號,均屬這一類型)及其學生A.貝格、A.von韋貝恩等同類作品的特性。現代一般通用的無調性一詞,並不局限於勛伯格等作品的特性,而是所有具備無調性音樂特點的一種現代音樂類型的總稱。

無調性音樂與勛伯格在1920年後開始套用的十二音技法(亦稱十二音序列音樂)不同,一般的無調性音樂並不根據某種特定的音列構成。而十二音序列音樂則在無調性音樂的基礎上,進一步消除調性的殘存影響和中心音的作用,根據特定要求將半音階的12個音,編排成序列原型進行創作,是一種有特定含義的無調性音樂。

相關作品

勛伯格 《管弦樂曲五首》(Five Piece for Orchestra) Op.16 (1909)

韋伯恩 《大管弦樂隊樂曲六首》(Six Pieces for Large Orchestra) Op.6 (1910)

斯特拉文斯基 《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 (1913)

貝爾格 《沃采克》(Wozzeck) (192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