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天牛

無花果天牛

無花果天牛是鞘翅目葉甲總科天牛科昆蟲的總稱,有很長的觸角,常常超過身體的長度,全世界約有超過20,000種。有一些種類屬於害蟲,其幼蟲生活於木材中,可能對樹或建築物造成危害。 體長37~42mm。體色灰褐色;前胸背板有2枚鮮明的橙紅色斑點,標本則會褪色;翅鞘左右各具4枚縱向排列的白圓點,白圓點的大小或數量個體差異極大。近似種大白條天牛(B. davidis)體型較大,白點較多,數量較稀少。 成蟲出現於夏季,生活在低海拔地區。夜晚具趨光性。主要在白天活動,夜間偶而會飛至路燈下,普遍分布在全島平地至中低海拔山區。 該蟲在本地區兩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被害枝條內越冬。翌年5-6月開始化蛹,蛹期20天,6月成蟲始見,7月為成蟲盛發期,8月以後成蟲減少。成蟲羽化後即交配產卵,卵常產在小枝分杈上方,卵期約2星期。幼蟲孵化後先在韌皮部活動,再鑽入木質部蛀食危害。11月幼蟲開始越冬,到第二年5-6月幼蟲繼續活動危害枝條,直到11月越冬。幼蟲經2個冬季後,至經三年5-6月開始化蛹羽化成蟲。

圖示

無花果天牛 無花果天牛

形態特徵

體長37~42mm。體色灰褐色;前胸背板有2枚鮮明的橙紅色斑點,標本則會褪色;翅鞘左右各具4枚縱向排列的白圓點,白圓點的大小或數量個體差異極大。近似種大白條天牛(B. davidis)體型較大,白點較多,數量較稀少。

生活習性

成蟲出現於夏季,生活在低海拔地區。夜晚具趨光性。主要在白天活動,夜間偶而會飛至路燈下,普遍分布在全島平地至中低海拔山區。

發生規律

該蟲在本地區兩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被害枝條內越冬。翌年5-6月開始化蛹,蛹期20天,6月成蟲始見,7月為成蟲盛發期,8月以後成蟲減少。成蟲羽化後即交配產卵,卵常產在小枝分杈上方,卵期約2星期。幼蟲孵化後先在韌皮部活動,再鑽入木質部蛀食危害。11月幼蟲開始越冬,到第二年5-6月幼蟲繼續活動危害枝條,直到11月越冬。幼蟲經2個冬季後,至經三年5-6月開始化蛹羽化成蟲。

防治方法

應從人工捕捉、剷除卵粒、殺來初孵幼蟲、藥劑熏殺幾方面著手,綜合治理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1)人工捕捉。在成蟲發生期組織力量捕捉成蟲,減少產卵。
(2)剷除卵粒。在成蟲產卵期,按枝條上產卵痕,用鑷子、小刀將卵粒剷除。
(3)殺滅初孵幼蟲。趁初孵幼蟲在韌皮部活動危害階段,用鐵絲、小刀刺殺幼蟲,或用手指在幼蟲危害處用刀按壓,壓死幼蟲。
(4)藥劑熏殺。先將蛀道內蟲糞清理,再將80%敵敵畏乳劑50倍藥液灌入蟲道,也可用注射器吸入藥液,再注入蟲道,殺死幼蟲。生產部門採用專門防治天牛的熏殺棒,熏殺天牛幼蟲效果很好。首先要清除最下面一個排泄孔的糞便,然後插入熏殺棒,把伸排泄孔外多餘的熏殺棒折斷,用濕泥封住排泄孔,幼蟲就可被熏殺在裡面,效果很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