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黃昏

而這六篇的長短不等的對話,正從一個側面,成為我們兩年半相處的記錄。 這裡的“黃昏”,顯然包含這豐富的涵義,移用它來形容我們今天的文化和精神狀況,似乎也非常恰當。 無聲的黃昏,竟成了我們最為強烈的印象。

內容介紹

《跋》
王曉明
收入這本小書的,是我和五位年輕朋友的一組對話。他們在一九九二年秋天來到上海,攻讀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碩士學位,我則有幸成為他們的導師。轉眼之間,兩年半的時間過去了。彼此由生疏漸至熟稔,相對時的神情也由拘謹漸至生動。開始上課的時候,房間裡經常只是迴蕩著我一個人的聲音,後來就不同了,常會出現七嘴八舌,甚至一起大笑的場面。隨著課程的依次展開,他們的思路逐漸擴展,言辭也愈益鋒利,有時候連我都懷疑,他們的辭鋒是不是太犀利了。而這六篇的長短不等的對話,正從一個側面,成為我們兩年半相處的記錄。
當然,將這些討論彙編成集,也還寄託著另外一點心意。黑格爾讚賞過這樣一句話:密涅瓦的貓頭鷹要等到黃昏才會起飛。這裡的“黃昏”,顯然包含這豐富的涵義,移用它來形容我們今天的文化和精神狀況,似乎也非常恰當。黃昏之後是黑暗,這自然令人沮喪,但所幸的是,我們還能夠期待貓頭鷹的起飛,它撲閃翅膀的聲音,會帶給人捱過漫漫長夜的勇氣。然而,現在卻似乎聽不到這樣的聲音,四周一片寂靜,雖然也時或滾過一陣嘈雜的喧譁,但那往往徒增你的沮喪,而當它消散之後,你卻會感到更深的寂靜,甚至是死一般的寂靜。無聲的黃昏,竟成了我們最為強烈的印象。
這就是我們要出這樣一本小書的用意了。無聲的黃昏太令人壓抑了,我們本能地就想打破它。即便一時還迎不來貓頭鷹的降臨,也可以學著它的樣,先來發幾聲刺耳的叫喊。許多人都把貓頭鷹看作不祥之物,它的鳴叫也確實有一點古怪。或許,當某種文化和精神漸入衰境的時候,智慧和理智的聲音總難免令人不快,甚至像魯迅多次形容過的那樣,成為一種不祥的“梟鳴”。雖然這太令人悲觀,我私心卻願意事實正是如此。因為這能使我們不憚於發表這些談話,並且使讀者體諒其中的凌亂、偏激和苛刻。
1995年5月上海

作品目錄

對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的期望
——答鐵舞問(代序)…………………………………王曉明
《古船》的道路
——關於《古船》、《故鄉天下黃花》和《白鹿原》
精神廢墟的標記
——關於“《廢都》現象”
紙面上的金黃色
——從“後朦朧詩”看八十年來的新詩發展
“戈多”究竟什麼時候來?
——當代詩歌走出困境的可能性
眺望內心深處的日落
——當代散文與時代的精神狀況
沼澤里的奔跑
——十年來的文學批評
跋…………………………………………………………王曉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