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花勾兒茶 蔓性落葉灌木,高達1.5m。樹皮黃綠色,略光滑,有黑色塊狀斑。葉互生;葉柄長1-2cm;托葉狹披針形,宿存;葉片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4-9(11)cm,寬2-5cm,上面淡綠色,下面灰白色;先端鈍或漸尖,基部圓形,全緣;側脈7-12對。花兩性,多數,通常數個簇生排成頂生寬聚傘圓錐花序,或下部兼腋生聚傘總狀花序,長5-15cm;花小,粉綠色;花萼5裂;花瓣5;雄蕊5;子房藏於花盤內,但彼此分離,2室,花柱2深裂。核果圓柱狀橢圓形,基部有盤狀宿存花盤,初綠色,後變紫黑色。花期7-8月,果期至翌年4-7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地路旁和灌木林緣。
分布範圍
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山西、陝西、甘肅。
主要價值
性味:甘;澀;微溫。
歸經:肝;膽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主風濕痹痛;胃痛;痛經;產後腹痛;跌打損傷;骨關節結核;骨髓炎;小兒疳積;肝炎;肝硬化。
栽培技術
主要是加強林分的全面管理,經常修剪砍除寄生植物並集中燒毀。目前尚無很好的藥物防治辦法。
菟絲子俗稱黃絲藤、無根藤,主要發生在管理粗放,雜草多的菜地里。只要管理好,經常除草,一般為害不大。
症狀識別
被害植株被黃色絲狀體纏繞,植株變黃,生長緩慢,不結果,最後植株死亡,在管理不善的地里,常一窩窩地發生。
病原
屬旋花科中一年生攀藤寄生性草本植物,為害辣椒的是中國菟絲子,無根、無葉、無葉綠素,藤莖纖細,鮮黃色,生長快,以吸器吸住寄主,吸器下生有細根,伸入寄主體內,吸取養分,引起寄主變黃死亡。除為害辣椒外,尚可為害多種蔬菜。
防治方法
①嚴格檢疫,不能使用雜有菟絲子的種子。
②徹底清除田間雜草,發現菟絲子及時拔除。
③嚴重的菜地,在辣椒定植前,地面噴藥隨即淺耙土表使藥土混合,1天后再移植。防治菟絲子的農藥可用20%敵草安乳油,每公頃用1875~3750g加水450-6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