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吊橋

烏鴉吊橋(拉丁語:corvus),又稱為接舷吊橋,是羅馬海軍在第一次布匿戰爭對抗迦太基時在戰船上所設的一種裝置。 烏鴉吊橋使羅馬海軍可以匹敵強大的迦太基海軍。 隨著羅馬海上作戰能力的增強以及士兵經驗的增多,後來吊橋不再被使用。

烏鴉吊橋(拉丁語:corvus),又稱為接舷吊橋,是羅馬海軍在第一次布匿戰爭對抗迦太基時在戰船上所設的一種裝置。
根據波利比奧斯《歷史》記載,這種吊橋寬1.2米、長10.9米,兩側設有小欄桿。船頭的滑輪和帆桿使吊橋得以升降。吊橋的前端有一形似鳥喙的重型鐵釘。當吊橋下落時鐵釘可以刺入敵船的甲板,使得兩船相互固定,從而為羅馬士兵進入敵船提供了通道。
公元前3世紀的羅馬並非海上強國,十分缺乏海戰經驗。在第一次布匿戰爭前,羅馬共和國還未曾在義大利半島之外作過戰。羅馬軍隊的強項是陸地作戰,以其遵守紀律且驍勇善戰的士兵而著稱。烏鴉吊橋使羅馬海軍可以匹敵強大的迦太基海軍。羅馬運用吊橋戰術贏得過多次戰役,其中包括邁利、薩爾賽、廷達里斯、埃克諾穆斯角等知名戰役。
儘管烏鴉吊橋有其長處,但也不乏缺點:它不適用在大風大浪中使用,因為兩船的固定連線會危及兩方的船體結構。因而在風浪大的海上航行時,吊橋便被棄用。[1]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船舶工程教授Bonebaker根據吊橋大約一噸的推算重量認為,排水量約250立方米的羅馬五層櫓船(quinquereme)的穩定性不會因此而受很大影響。[1]
而另外一些歷史學家則認為吊橋的重量影響了戰船的適航性,羅馬在前255年和前249年因為風暴而幾乎完全喪失的兩大艦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吊橋導致的不穩定。隨著羅馬海上作戰能力的增強以及士兵經驗的增多,後來吊橋不再被使用。在埃克諾穆斯角戰役之後就沒有了吊橋使用的記載,在決定第一次布匿戰爭勝敗的埃加迪群島戰役中羅馬就是在沒有吊橋的情況下取勝的。
不過公元前36年瑙洛庫斯戰役中阿格里帕就使用了一種類似烏鴉吊橋的裝置,名為“哈爾巴”(harpax)。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