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烏魯汝—卡塔楚塔國家公園又稱: 烏盧魯卡塔曲塔國家公園(英文:Uluru-Kata Tjuta National Park),位於澳大利亞中北部的北部地區(Northern Territory),距首府達爾文(Darwin)以南1431公里。坐落在以紅色沙土地為優勢的澳大利亞中部,以其壯觀的地質學構造而聞名於世。
烏魯汝和卡塔楚塔
烏魯汝(Uluru)是一塊巨大的圓形柱石,而卡塔楚塔(Kata Tjuta)則似一塊石頭圓屋頂坐落在烏魯汝西部,形成了世界上最古老人類社會之一的傳統信仰體系的一部分。而烏魯汝—卡塔楚塔傳統的擁有者則是阿南古(Anangu)土著人。烏魯汝—卡塔楚塔國家公園主要由烏魯汝巨石和卡塔楚塔岩山構成的。面積1325平方千米,而這些巨石和岩山形成於6億年前。烏魯汝巨石:“烏盧魯(Uluru)”,意為“遮蔭之處”,這裡是他們的神聖之地。底部有一些淺洞穴,洞內有雕刻和壁畫。洞穴既神秘莫測,也是阿南古(Anangu)土著人躲避白天日曬得安全場所。烏魯汝巨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巨石。成分為礫石,由風沙雕琢而成,呈橢圓形。長3600米,寬約2000米,高348米,高出周圍荒漠平原335米。基圍約8800米。岩石光滑,形狀有些像兩端略圓的長麵包。巨石整體呈紅色,突兀在廣袤的沙漠上,碩大無比,雄偉壯觀,如巨獸臥地,格外醒目。巨石沒有來棲息的鳥獸,也不生寸草,圓滑光亮,但偶爾可以看到蜥蜴出沒在其中。卡塔楚塔岩山:“卡塔楚塔(Kata Tjuta)”,意為“許多頭”,在烏盧魯巨石以西約30公里處,是由36塊巨岩所組成的奇特景觀。如俯視觀望,你可以看到36個圓形的山頭。
其形成
烏魯汝巨石是五億年前地殼運動升起的砂岩。四周是一片沙丘,此石大部分埋於沙下,僅平坦頂部露於沙上。這種構造在地質學上稱作“島山”。此石表面有許多平行槽溝,基部周長達十公里,有風化形成的奇形怪狀洞穴。在其東北面裂開一塊高150米的薄岩塊,依附於岩壁之上,這一石柱被稱為“袋鼠尾巴”。土著人將其視為神的象徵。烏魯汝巨石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隨著陽光方向的變化而顯出不同顏色,這是非常少見的自然景觀:拂曉時它顯出旭日的橙黃色;晨曦的暗影又使它顯出赭紅;中午時分是一片琥珀色;到夕陽西下變成一片非常壯麗的緋紅色,就像正在熊熊燃燒的大煤塊。這種奇特的現象是岩石中所含的鐵在一定的空氣濕度中發生氧化反應的結果。石上有許多因風化而形成的奇特洞穴和裂縫。在夕陽之下,南壁上的裂縫極像一個完整的人頭蓋骨。
卡塔楚塔岩山:“卡塔楚塔(Kata Tjuta)”,意為“許多頭”,在烏盧魯巨石以西約30公里處,是由36塊巨岩所組成的奇特景觀。如俯視觀望,你可以看到36個圓形的山頭,它的主要成分是沉積岩,風雨的長期侵蝕將岩石表面磨蝕成了現在的同屋脊形狀。居住在這裡的澳大利亞土著在此岩石周圍住了幾千年,視其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的生活準則包括愛護這片土地。對他們來說,這地區是他們祖先足跡的交匯點。每一塊岩石、每一個懸崖、漂石、岩洞都有神聖的意義。有些岩洞都被土著用赭石、岩灰和木炭畫上壁畫。
自然資源
烏魯汝—卡塔楚塔國家公園,有植物480種、爬行動物70種、哺乳動物40種。爬行動物中最著名的是巨蜥,它的體長可達2.5米。皮呈橄欖綠,裝點著美麗的花紋。這個地區還有劇毒的褐眼鏡王蛇和西部眼鏡蛇,長達1.8米,生活在沙丘間的青蛙、蜥蜴、袋鼴以及跳鼠都是毒蛇很容易捕捉的獵物,也是澳大利亞野狗的獵物。紅袋鼠有時也到這個地區來吃草,而膽小的岩袋鼠白天躲在岩洞裡。大約有150種鳥在這裡棲息,包括鴯鶓、楔尾雕和吸蜜鳥。烏魯汝—卡塔楚塔國家公園以奇特的岩石組合聞名於世,在地質學家的眼裡它們代表了特殊構造和侵蝕過程。
主要價值
烏魯汝和卡塔楚塔的岩石組合及其鄰近的、在科學上具有重要意義的動植物組合與周圍大範圍的沙漠背景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帶有濃厚的自然地理特徵的韻味這個公園曾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生物圈保護地。1994年,由於人們認識到了在烏魯汝—卡塔楚塔國家公園地區當地土著人和自然環境生死攸關的共生關係的重要意義以及公園自身重要的文化價值,公園得以在世界文化遺產中進行重新登記,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被稱為“文化景觀”的世界遺產。在此之前,只有紐西蘭的湯加里羅國家公園於1993年受此殊榮。紐西蘭湯加里羅國家公園和澳大利亞烏魯汝-卡塔楚塔國家公園被成功地提名為“文化景觀”,使得與世界遺產相關的國家、組織也都正式接受了“文化景觀”這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