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珠穆沁部

烏珠穆沁部

明代時,漠北的蒙古部族間發生紛爭,烏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遷漠南。他們看中了大興安嶺以西、寶格達山以南的草場,即在此駐牧下來。世宗嘉靖年間,頭領翁袞都喇爾諾顏將所轄部落,沿用此名稱,始定名為,號烏珠穆沁部,這就是現代烏珠穆沁草原名稱的由來。翁袞都喇爾在政治舞台上曾經十分活躍,幾乎參加了圖們汗組織的所有軍事活動。到目前為止,對於烏珠穆沁部當時的駐牧地,還不能確定。17世紀,後金太祖(努爾哈赤)年間,烏珠穆沁部落首領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崇德元年(1636)歸附滿清。

清朝崇德年間(1636—1643年)設烏珠穆沁左、右兩翼旗,直沿至民國年間。左翼扎薩克(執政王)駐在鄂爾虎河(烏拉蓋河)畔之奎蘇陀羅海(烏拉蓋蘇木東北)。1945年東烏珠穆沁旗6個蘇木在西烏道爾吉王和其弟東烏扎薩克帶領下與烏蘭夫部衝突兵敗,北遷蒙古國,兩年後駐牧於蒙古國道爾諾特省克魯倫河附近,至今遊牧於布日乾等三個蘇木中。原東烏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烏拉蓋、額仁高比等兩個半蘇木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東部聯合旗(東烏、西烏),1956年分設為東烏、西烏兩個旗(約一半西烏人口、地域併入東烏珠穆沁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