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烏托邦文學狂歡(1966-1976)》為“共和國文學60年”第2卷,是一部研究“文革”文學史的專著。作者將“文革”文學放置到一個開闊的文化史視野中來加以考察,展示了“文革”時期各種不同類型的文學和文藝形態。在書中,作者對“文革”主流文藝和民間文化暗流,予以了同等程度的關注,構造了“文革”文學吏的整體面貌。其中,既有對“文革”樣板戲的評價,也有對“文革”地下文學的描述;既有對紅衛兵文藝的評價,也有對“文革”手抄本的介紹。對造反文化諸形態(如大字報、忠字舞、語錄操等)存在方式和生產模式,也作出了較為詳盡的介紹和分析。《烏托邦文學狂歡(1966-1976)》以史家之公正、理論家之洞見、批評家之膽識、文藝家之文采,將文化吏的巨觀視野與文化符號學的微觀深度分析結合在一起,描繪了一幅清晰的“文革”文化的歷史圖景。作者簡介
張炯,福建福安人,1933年出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原所長,現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著有評論集和專著16種,主編有《新中國文學史》上下卷、《中華文學發展史》上中下卷、《中華文學通史》10卷、《中國文學通典》4卷。
張閎,1962年出生,江西都昌人。文化批評家,隨筆作家。1981年畢業於江西省九江醫專。後就讀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化哲學與文化批評、當代大眾文化研究。倡導文本細讀和文化符號學批評,並以獨立的批判立場、銳利的思想鋒芒和奇警的話語風格,在文化批評界獨樹一幟。著有《聲音的詩學》、《文化街壘》、《黑暗中的聲音》、《感官王國》等,主編有《21世紀中國文化地圖》(多卷)等。
圖書目錄
總序 在曲折中開拓廣闊的道路
前言“文革”文學研究概述
緒論“文革”文學概觀
一 “文革”文學的三個階段和三種模式
二 紅衛兵運動的文化狂歡
三 樣板與反樣板:“文革”文藝新秩序
四 暗流涌動:“文革”文藝的危機
第一章 “文革”初期的文學狀況
一 從文藝批判到政治鬥爭
二 紅衛兵運動的文化後果
第二章 紅衛兵運動與“造反文藝”
一 “造反文藝”與暴力美學
二 大字報:革命的書寫與書寫的革命
第三章 紅色樣板:“文革”文藝新法則
一 京劇革命與樣板戲的誕生
二 革命神話:樣板文藝的藝術體系
三 樣板戲與形式
第四章 在“樣板”的光輝照耀下
一 文藝新秩序
二 各種類型的樣板文藝
三 非樣板文藝的零星抵抗
第五章 艷陽天下的“陰影”
一 “灰皮書”、“黃皮書”與地下閱讀
二 “幹校”、“牛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