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粗壯,分枝黑褐色。莖高40-70厘米,無毛。下部莖生葉為二回三出複葉,上部莖生葉為三出複葉;小葉狹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偏斜,邊緣具白色骨質細齒,兩面無毛,背面沿葉脈疏生短柔毛。花數朵,生莖頂和葉腋,有時僅頂端一朵開放,而近頂端葉腋處有發育不好的花芽,直徑8-11.5厘米;苞片4-5,披針形,大小不等;萼片4,寬卵形或近圓形,長1-1.5厘米,寬1-1.7厘米;花瓣9-13,倒卵形,長3.5-6厘米,寬1.5-4.5厘米,白色,有時基部具深紫色斑塊;花絲長0.7-1.2厘米,黃色;花盤淺杯狀,包裹心皮基部,頂端裂片鈍圓;心皮4-5(-2),無毛。蓇葖長2.5-3厘米,直徑1.2-1.5厘米,頂端具喙。
花期5-6月;果期8月。
生長環境
芍藥適宜溫暖濕潤氣候條件,性喜陽光、喜溫、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在年均溫14.5℃,7月均溫27.8℃,極端最高溫42.1℃的條件下生長良好。芍藥是宿根植物。每年3月萌發出土,4-6月為生長發育旺盛時期,花期5月,果期6-8月,8月中旬地上部分開始枯萎,這時是芍藥甙含量最高時期。芍藥種子為上胚軸休眠類型,播種後當年生根,再經過一段低溫打破上胚軸休眠,翌春破土出苗。
分布範圍
生於山坡、山谷的灌木叢或草叢中、平原地帶多有種白芍。分布四川、安徽、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內蒙古等地。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繁殖方法
一般多選擇排水良好,通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的土壤。栽前應精耕細作,深耕30-40厘米,耕翻1~2次。結合耕翻每畝施廄肥或堆肥2 500~4 000克作基肥,耙平作成寬1.3~2.3米的高畦,如雨水過多,排水不良,畦寬可減至1米左右,畦間排水溝20~30厘米,畦長可視地形而定。芍藥忌連作。
主要為分根繁殖,也可用種子繁殖,但因種子繁殖生長周期長,生產上套用較少。
⑴分根繁殖:分根繁殖是芍藥生產上常用方法,生產周期短。收穫時,將芍藥芽頭從根部割下,選健壯芽頭,切成小塊,每塊芽2~4個,芍芽下留2厘米長的頭,以利生長,隨切隨栽或暫時沙藏、窖藏後再栽,芍藥8~10月種植,按行株距50厘米×30厘米,穴栽,穴深10厘米左右,每 穴放芽頭1~2個,芽苞向上,放平,然後覆土5厘米左右,蓋實。每畝栽2 500株左右。
⑵種子繁殖:單瓣芍藥結實多。8月上中旬種子成熟,隨采隨播,或用濕砂混拌貯藏至9月中、下旬播種。苗株生長2~3年後進行定植。
栽培技術
早春鬆土保墒,出苗後每年中耕除草4次,結合鋤草在根部培土,10月下旬,地凍前在離地面7~10厘米處剪去枝葉,根際培土約15厘米,以利越冬。第二年起每年追施肥3次,分別在3月下旬~4月上旬,施稀人糞尿,第二次在4月下旬,每畝施人糞尿500千克,第三次在10~11月間,以圈肥為主,每畝1500-2 000千克。第四年收穫前追肥2次,追肥時宜於兩側開穴施下。芍藥一般不需灌溉,嚴重乾旱時,宜在傍晚灌1次透水,多雨季節,應及時排灌,每年春季現蕾時要及時將花蕾摘掉
病蟲害防治
白芍病害較多,常見的有灰霉病和鏽病,可清除被害枝葉並燒毀;雨後要及時排水,保持田間通風透光;發病初期噴1:1;100波爾多液,10天噴1次連噴3次。鏽病,在發病初期用97%敵銹鈉400倍液噴霧防治。蟲害有蠐螬咬食根莖,可用90%敵百蟲拌餌料誘殺。
【例】:白芍葉霉病
白芍葉霉病主要為害白芍葉片。初生圓形褐色病斑,初生圓形紫褐色病斑,大小6—15mm,後微具淺褐色輪紋,四周暗紫褐色,葉背常生墨綠色絨霉層,後期病斑融合引起葉枯。莖染病生長條形紫褐色病斑。葉柄染病葉柄基部分叉處易拆斷。萼片、花瓣染病初生紫紅色小點,後邊緣焦枯。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條件適宜時,產生的分生孢子先侵害寄主的下部葉片,後逐漸向上擴展,7—8月雨季該病發生較重。
防治方法:
①合理密植,株間要通風透光。
②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
③發病初期噴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或40%乙磷鋁25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