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災難藝術家》劇照](/img/8/296/nBnauM3XxEDM1kzMzQjNxMDMyUTM4kDM0IDMxADMwAzMxAzL0Y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托米邀請格雷戈搬來洛杉磯,讓他免費住在自己家裡,打算帶著他一起實現進入好萊塢當演員的夢想。格雷戈同意了,但是幾個月之後,他們倆沒一個人找到穩定的工作,而托米卻開始對格雷戈的友情產生了執念。最終,托米決定自己製作,自編自導自演電影《房間》,格雷戈同意幫他一起製作電影,還出演了其中的角色。
但電影開拍後,托米的行為變得很奇怪,開始威脅到電影的製作,甚至影響到了他與格雷戈的友誼。這部電影的誕生卻成了好萊塢歷史上最離奇的成功案例之一。《房間》最終被拍成了一部邪典電影,雖然口碑並不怎么樣,但它依然在世界各地上映了。不過,影片完全爛出了風格與境界,甚至被稱為“爛片界的《公民凱恩》”。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製作人 | 詹姆斯·弗蘭科/James Franco、埃文·戈登伯格/Evan Goldberg、Vince Jolivette、塞斯·羅根/Seth Rogen |
導演 | 詹姆斯·弗蘭科/James Franco |
副導演(助理) | Stacy Schrader |
編劇 | Tom Bissell、斯考特·諾伊施塔特/Scott Neustadter、Greg Sestero、麥可·H·韋伯/Michael H. Weber |
攝影 | Brandon Trost |
選角導演 | Rich Delia |
藝術指導 | Chris L. Spellman |
服裝設計 | Brenda Abbandandolo |
角色介紹
![]() | 托米·韋素/Johnny 演員 詹姆斯·弗蘭科 電影《房間》的導演、主演,拍攝該片前沒有任何電影製作經驗。他在電影《房間》中飾演與摯友Mark和自己的妻子Lisa展開了一段狗血三角戀的角色Johnny。在拍攝該片時,他投入了大量的感情與精力。但因毫無邏輯的敘事、雜亂無章的劇情、無厘頭的情節使得電影《房間》被稱作是一部“爛到極致成神作”的影片。 |
![]() | 格雷戈·賽斯特羅/Mark 演員戴夫·弗蘭科 一個很有前途的年輕演員,1998年時他住在舊金山。在表演課上與托米·韋素相識,兩人迅速成為了好朋友。在受到托米邀請格後他搬來了洛杉磯,打算實現進入好萊塢當演員的夢想。但幾個月之後,他兩沒一個人找到穩定的工作,而且托米決定自己製作電影,於是他幫托米一起製作電影,還出演了其中的角色“Mark”。 |
音樂原聲
曲目 | 唱片公司 | 發行時間 |
1ThisMyMovieandThisMyLife(對白)詹姆斯·弗蘭科 2TheDisasterArtist 3WelcomeToMyPlanet,Greg(對白)詹姆斯·弗蘭科 4MeetTommy 5ILoveFootball 6Tommy'sPad 7GoingTotheDean 8PinkyFingerSwear 9AllthePrettyBoys(對白)詹姆斯·弗蘭科 10LeavingMom's 11IrisBurtonAgency 12TheRulesTotheClassAreSimple………AnyQuestionsBeforeWeStart?(對白)詹姆斯·弗蘭科 13Auditions 14ActingClass 15OneInaMillion 16WeMakeMovie.TheRoom!(對白)詹姆斯·弗蘭科 17RooftopRevelation 18TheScript 19FirstDaySpeech 20IDidNotHitHer.IDidNot.OhHiMark(對白)詹姆斯·弗蘭科 21IDidNotHitHer 22CockSock 233,2,1Bang 24ShaveYourBeard 25YouAreTearingMeApart,Lisa!(對白)詹姆斯·弗蘭科 26MovieOver 27ThisWasYourDreamToo 28BuildingAnticipation 29I'mGladYouLikeMyComedicMovie(對白)詹姆斯·弗蘭科 30PremiereSpeech | WaterTowerMusic | 2017年12月8日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獲獎獎項 | 獲獎方 | 結果 | |
---|---|---|---|---|
2017年 | 第4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 午夜瘋狂單元觀眾選擇獎 | 《災難藝術家》 | 第二名 |
第65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 最佳影片金貝殼獎 | 獲獎 | ||
第21屆好萊塢電影獎 | 最佳編劇 | 斯科特·紐斯塔德、麥可·H·韋伯 《災難藝術家》 | 獲獎 | |
第27屆哥譚獨立電影獎 | 最佳男演員 | 詹姆斯·弗蘭科《災難藝術家》 | 獲獎 | |
新墨西哥州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改編劇本 | 《災難藝術家》 | 獲獎 | |
2018年 | 第75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音樂/喜劇電影最佳男主 | 詹姆斯·弗蘭科《災難藝術家》 | 獲獎 |
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改編劇本 | 《災難藝術家》 | 提名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拍攝現場](/img/6/e71/nBnauM3X0MzMwADO5gzN2MzNzUTMxgTN1gTMwADMwAzMxAzL4czLy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拍攝手法
詹姆斯·弗蘭科拍攝《災難藝術家》的風格源自達倫·阿羅諾夫斯基所拍攝的作品;另一方面,他也借鑑了影片《衝出康普頓》中所運用的手持拍攝手法來拍攝該片。
製作發行
主創公司
製作 公司 | 1.Point Grey Pictures;2.RabbitBandini Productions(美國);3.新線電影公司(美國);4.Good Universe;5.RatPac-Dune娛樂公司(美國);6.Ramona Films |
---|---|
發行 公司 | 1.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2.華納兄弟公司(菲律賓);3.A24;4.華納兄弟公司(阿根廷);5.華納兄弟公司(荷蘭);6.華納兄弟公司(英國);7.Elevation Pictures;8.Warner Bros. Pictures [18] |
上映時間
國家、地區(細節) | 上映日期 | 國家、地區(細節) | 上映日期 |
---|---|---|---|
美國(限定) | 2017年12月1日 | 美國 | 2017年12月8日 |
中國台灣 | 2018年1月19日 | 澳大利亞 | 2017年11月30日 |
中國香港 | 2018年1月11日 | 美國(南西南影展) | 2017年3月12日 |
加拿大(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 2017年9月11日 | 西班牙(西班牙聖塞巴斯蒂亞國際電影節) | 2017年9月28日 |
巴西(里約熱內盧國際電影節) | 2017年10月11日 | 波蘭(美國電影節) | 2017年10月26日 |
荷蘭(萊頓國際電影節) | 2017年11月2日 | 西班牙(馬德里首映) | 2017年11月7日 |
中國台灣(台北金馬影展)、 希臘(塞薩洛尼基國際電影節) | 2017年11月10日 | 美國(Prepare For Disaster Event) | 2017年11月20日 |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影展) | 2017年11月18日 | 美國(電影學會電影節) | 2017年11月12日 |
芬蘭(夢節) | 2017年11月23日 | 義大利(都靈電影節) | 2017年11月25日 |
加拿大(多倫多) | 2017年12月1日 | 英國(限定) | 2017年12月1日 |
愛爾蘭、英國、菲律賓 | 2017年12月6日 | 澳大利亞 | 2017年12月7日 |
加拿大 | 2017年12月8日 | 阿聯(杜拜國際電影節) | 2017年12月9日 |
荷蘭、阿根廷 | 2017年12月21日 | 挪威 | 2017年12月25日 |
冰島(雷克雅末克) | 2017年12月26日 | 西班牙 | 2017年12月29日 |
德國 | 2018年1月2日 | 葡萄牙 | 2018年1月4日 |
芬蘭 | 2018年1月12日 | 墨西哥 | 2018年1月19日 |
希臘、巴西 | 2018年1月25日 | 丹麥 | 2018年2月1日 |
波蘭、瑞典 | 2018年2月9日 | 法國 | 2018年3月7日 |
票房信息
北美票房 | |||
---|---|---|---|
時間(周) | 本周排名 | 周末票房(美元) | 累計票房(美元) |
第1周2017年12月1日-12月3日 | 12 | 122萬 | 122萬 |
第2周2017年12月8日-12月10日 | 4 | 643萬 | 803萬 |
影片評價
![《災難藝術家》劇照](/img/4/33b/nBnauM3XyAjMxYjNwUjNxMDMyUTM4kDM0IDMxADMwAzMxAzL1Y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弗蘭克無疑是用盡全力在演這位陰魂不散、自命不凡的托米·韋素,他帶著一堆熟面孔,呈現出一個艾德·伍德式,同時融合喜劇和悲劇於一身的人物。某種程度上說,通過強調托米的怪異,弗蘭科也在重新審視自己的靈魂。(《好萊塢報導者》、《綜藝》評)
弗蘭科不僅沒有認真觀察托米本人,也沒有觀察其他想要了解托米或者想探究托米內心的人們,《災難藝術家》只表現出了喜感以及與影片主題沒什麼關係的驚奇感。影片流於表面,講了些緋聞軼事,非常虛偽,計算好了剛性邊界、排除了不能用的,省略了不該演的,簡化了故事線,鋪排好了情感,這就是它成功的秘訣。弗蘭科一直把故事聚焦在了他本人以及他對韋素的浮誇模仿上,但弗蘭科重現了《房間》的自我中心主義和不通世事的特點。(《紐約客》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