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距武寧縣城南5公里的黃段鎮月田村一、二組轄區內,有一“三山環抱,面臨修河”之休閒好支首——灶頸窩。因有一股長年不枯不溢,還可每年春秋兩次自行清洗的清泉井水,甘涼無比,沁人心脾,並可治病,故而更名灶井窩。歷史傳說
相傳三國末期,晉初(公元265年),有一農夫晨出在上月田山坳發現鴨群,趕到灶頸窩時,群鴨無蹤,只見一泉井水。人們將山坳叫鴨婆嶺,並打石構建鴨婆亭,用石雕刻神像和碑誌,(現月田鋪柯昌銀家留有)因是石砌造,雖改朝換代,有所興廢,尚可大體保留。據玉清宮史記載:明神宗朱翊鈞萬曆2年甲戌歲(公元1574年),經田、劉、邱三姓族長商定,將亭拆遷到月田鋪改建成田三殿(內供田一、田二、田三元帥)為灶井窩頭爐香火;亭神請到灶井窩新建的泉神殿供奉。
根據譚姑娘碑記清康熙54年未歲(公元1715年),年僅16歲的潭氏和21歲的廖氏二人到此羽化成仙為神。譚氏名樹英,祖籍本縣大少洲(今安樂林)人,系潭府信仁公之小女,其兄潭知明適銅鼓南山廖莊廖府征公之女廖俊秀為妻。姑嫂間和睦相處,互敬互愛,親密無間,如同姐妹。那年春,一日,廖家傳書告母病危,承公婆恩準,廖別夫探母,歷時半月有餘,潭家放心不下,特別是樹英心急如焚,經家人同意,潭往廖府探視。不日,廖母病癒,潭廖返梓,途經修河邊,遇有船裝柴下吳城,城船夫同意,姑嫂搭船回里。怎料山洪瀑發,一夜竟將船漂擱在鐃灣。天已放晴,姑嫂離船,船工討要船資,廖氏告乞,銀錢為家母治病殆盡,待我倆回家後一定奉上。船工怒起,將樹英手中的南瓜子打入河中,霎時,浮在河面的儘是金閃閃黃燦燦的金瓜子。船工丟下她倆去打撈,東抓西撈僅搞到三粒,回尋其姑嫂無影,將船靠對岸,上山尋至泉神殿視似其二人端坐殿中,回船一盤算三粒金瓜子正好賞船川。在此譚、廖仙姑為神不竟而走。譚府特設資在大沙洲興建譚姑娘殿,至今仍有道人主持香火也還興旺。
宗譜記載
據唐氏宗譜記載:仙姑為神的第二年,永修司馬黎姓無故爭唐姓墳山。因黎姓是當地土生之大戶,唐姓是從我縣澧溪桃林移民去不多年的新遷戶,黎施毒計,逼唐若能喝死人屍水,墳地就是唐的,唐無法喝了屍水。當夜,譚、廖託夢唐人來灶井窩泉神殿討水喝可解平安,果真唐人喝水後人人平安。三月後,唐姓來140餘人還願,就餐無桌凳,卻有一人看見,廟側有一凳,即抽出一條又一條,直到人人有凳坐,菜飯有桌放置,一共是18席桌凳,因而有桌凳洞一說,該洞已塞,現長了巴茅。另有處叫生雞窩,凡還願送雞者,投內不見,而夜間可聽得雞叫。
從此,譚、廖二仙外出給人治病,泉水婆婆在泉神殿給人們發放聖水,有求必應,靈驗非常,故而香菸飄杳,很是興盛,延綿千餘年來,很少間斷。
有民國23年甲戌(公元1934年)有人去拆殿,當時主持陳守伙用錢開脫保留了殿堂。陳和信眾告知縣長凌堅白,凌察民情,念仙姑泉神之靈佑,特下了保護該殿禁毀的命令。刻了碑記。
灶井窩歷來是由雲遊道人主持香火,從開始以後,知名度日增,每逢初一、十五法會吉日,尤其是八月初一,遊客善信紛至沓來,摩肩接踵,成百上千,盛況空前。
真是:道達坦途逢盛世,教經釋義遇龍年。
萬恩浩蕩民心順,歲德昭彰眾共沾。
取得縣委、政府領導的重視,由縣道協牽頭,眾善信士,獻工獻料,慷慨解震,籌集了資金,正在重建,不日將有一幢清靜幽雅的殿堂展現在世人面前,實乃道門之幸事,其功德和前景無可限量也!
正是:深山峻岭不平常,眾位神靈降吉祥。
綠岱清泉迎拜客,晨鐘暮鼓醒仙方。
無邊法術玄門賜,百態魔顏巧匠裝。
若問安心何處去?修身立命道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