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灰陶鳥形鬹
灰陶鳥形鬹,由山東省長島縣北莊遺址出土,整體造型模擬鳥的形象,昂首前視,雙目突起,後尾豎立。
簡介 整體概況 -
黃陶鬹
黃陶鬹外形似雄雞引吭高歌。此鬹1960年出土于山東省濰坊市姚官莊遺址,夾細砂黃陶,沖天長流,粗長頸,三個大袋足分襠而立,後袋足與前兩個袋足距離較遠,且較...
-
獸形灰陶鬹
文物時期:新石器時代 大汶口文化 ( Dawenkou Culture of the Neolithic Age ) 外形簡介:口徑5.4厘米、長26厘...
中文名稱 英文名稱 基本簡介 出土背景 文物功能 -
豬形灰陶鬹
豬形灰陶鬹1975年出土于山東省膠州三里河遺址。整器呈豬形,四肢缺失,外表呈灰褐色,類似豬皮的顏色。頭部粗短,雙耳上翹,嘴兩側微露獠牙。豬身肥胖,脊背平...
中文名稱 英文名稱 基本簡介 文物特性 出土背景 -
陶鬹
陶鬹是一種有特定外形的器物,除了三足和把柄以外,還必須有象鳥嘴一樣的流。
定義 時代 質地 -
紅陶鬹
紅陶鬹,造型最美的炊具鬹雖與鬲同為煮食的炊具,但它的造型之美遠在陶鬲之上,至今仍被藝術史家視為遠古造型藝術中設計最為成功的作品。
名稱 造型 工藝 文化 -
空足陶鬹
空足陶鬹,大汶口一龍山文化最具特徵的陶器。又稱袋足鬹。足部成袋狀或羊...,沒有明顯的腹部,俯視為三圓相切或三圓相交,多數為夾砂紅、褐陶,少數為灰陶。(2)有腹小袋足鬹。出現並盛行於大汶口文化晚期,直到龍山文化早、中期...
-
豬形陶鬹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新石器時代晚期夾砂灰陶。1974年在今山東省膠州市三里河出土。高18.7厘米,長21.5厘米。飲器。作豬形,豬身肥圓,頭部刻劃嘴、鼻...
出土時期 具體形狀 -
白陶鬹
白陶鬹的材質是類似於“高嶺土”的白色陶土,只有少數地區分布。白土陶器燒制火候較高,質地比夾砂陶、灰陶等更堅硬,吸水性弱,更適宜使用,掛上釉就是瓷器。白陶...
泗水尹家城 山東青島 安徽省蕭縣 泰安大汶口 -
夾砂灰陶鳥足鼎
龍山文化最常見的炊具鼎是龍山時代最常見的炊具。這件陶鼎由山東省濰坊市姚官莊遺址出土,上部實際是一個敞口深腹盆,下部是鳥首形的三足。盆的口沿部位有兩兩對稱...
名稱 整體概況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