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毛豆

灰毛豆

半灌木,高30-60厘米,幼枝有白色疏柔毛。羽狀複葉;小葉7-17,長橢圓狀倒披針形,長1.5-3.5厘米,寬4-14毫米,下面有白色平伏短柔毛,側脈多而密;葉軸有短柔毛;小葉柄極短;托葉錐形。總狀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花序軸、花萼及旗瓣的外面均有白色柔毛;花冠紫色或淡紫色,長約7毫米。莢果扁,條狀矩形,長3-5厘米,寬約4毫米,疏生短柔毛;種子腎形,長約4毫米。 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全世界熱帶其他地區也有。生於山坡及曠野間。為防砂及海岸固堤植物;枝葉可作綠肥,含麻醉劑,搗爛可醉魚。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灰毛豆灰毛豆

灌木狀草本,高30-60 (-150)厘米;多分枝。莖基部木質化,近直立或伸展,具縱棱,近無毛或被短柔毛。羽狀複葉長7-15厘米,葉柄短;托葉線狀錐形,長約4毫米;小葉4-8(10)對,橢圓狀長圓形至橢圓狀倒披針形,長15-35毫米,寬4-14毫米,先端鈍,截形或微凹,具短尖,基部狹圓,上在無毛,下面被平伏短柔毛,側脈7-12對,清晰;小葉柄長約2毫米,被毛。總狀花序頂生、與葉對生或生於上部葉腋,長10-15厘米,較細;花每節2(-4)朵,疏散;苞片錐狀狹披針形,長2-4毫米,花長約8毫米;花梗細,長2-4毫米,果期稍伸長,被柔毛;花萼闊鍾狀,長2-4毫米,寬約3毫米,被柔毛,萼齒狹三角形,尾狀錐尖,近等長,長約2.5毫米;花冠淡紫色,旗瓣扁圓形,外面被細柔毛,翼瓣長橢圓狀倒卵形,龍骨瓣近半圓形;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線形,無毛,柱頭點狀,無毛或稍被畫筆狀毛,胚珠多數。莢果線形,長4-5厘米,寬0.4 (-0.6)厘米,稍上彎,頂端具短喙,被稀疏平伏柔毛,有種子6粒;種子灰褐色,具斑紋,橢圓形,長約3毫米,寬約1.5毫米,扁平,種臍位於中央。花期3-10月。

產地生境

產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生於曠野及山坡。廣布於全世界熱帶地區。

用途

枝葉可作綠肥,搗爛投水中可毒魚;又為良好的固砂及堤岸保土植物。

本種提示

本種的葉形、大小、花序長短和被毛程度變異較大,常分成一些地理亞種和變種,但許多學者只承認是一個大種,而我國產的標本明顯存在三個類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