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獅舞

“火獅”這一藝術形式源於明代,稍後於嶺北布獅舞。 有一紙紮師傅則仿照當地的雄獅扎制了一對“火獅”,中秋節夜,“火獅”隊便隨龍燈為村民表演。 火焰騰空,“火獅”躍舞,鼓樂鏗鏘,“火獅”在鑼鼓點和嗩吶曲牌中表演各種獅舞動作。

申報單位:宣城市績溪縣
“火獅”這一藝術形式源於明代,稍後於嶺北布獅舞。傳說當時嶺北獅舞大多在白天表演,或在徽戲上演前作熱場表演。但在夜晚不能游鄉走村。有一紙紮師傅則仿照當地的雄獅扎制了一對“火獅”,中秋節夜,“火獅”隊便隨龍燈為村民表演。殊不知“火獅”的表演使村民們喜歡無比,之後許多村莊也紛紛前去請這位首創“火獅”的紙紮師傅製作,於是,“火獅”這一民間藝術在嶺北流傳開來。
“火獅”以篾片扎制,彩紙糊身,獅身內點燃臘燭,通體明亮,表演時由兩人撐柄表演。另一人為玩獅人,他手持火把,不時以松香粉向火把噴撒。火焰騰空,“火獅”躍舞,鼓樂鏗鏘,“火獅”在鑼鼓點和嗩吶曲牌中表演各種獅舞動作。其場面壯觀,頗具藝術品味。至今,績溪縣唯有上莊鎮仍保留著這一民間藝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