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背景
建安五年(西元200年),官渡之戰爆發,原先與關羽、張飛失散的劉備藉此機會重逢,並於汝南一地依附當地領袖劉辟、龔都等,企圖於曹操背後發動奇襲;然而翌年(公元201年),於官渡和倉亭大獲全勝的曹操,決定回頭剷除位於背後的威脅,劉備在穰山一役失利後,被迫逃往荊州投靠劉表;獲得劉表賞識的劉備,則被委以守衛荊州北方的重任,駐屯於南陽新野。
戰役經過
建安七年(西元202年),劉表企圖趁曹操北上攻擊袁尚的契機,襲取許都,乃派遣劉備領軍出擊,劉備於是發兵北伐,一直打到葉縣,已接近許昌,嚴重威脅中原安全,曹操調大將夏侯惇、于禁、李典反擊劉備,劉備將陣線後撤,選擇博望與曹軍對峙。
對峙過程中,某日,劉備刻意派出少數軍隊與夏侯惇交戰,並故意敗退,而後又燒毀自軍營寨。種種跡象使夏侯惇誤判劉備無力再戰,決定追擊,李典勸諫,夏侯惇認為是李典判斷有誤,故與于禁追擊。然而,當行進至狹窄的林間山道時,劉備的安排的伏兵突然殺出,夏侯惇應對不及,遭伏兵攻擊。困難時刻,李典指揮自軍人馬前往接應,救出了夏侯惇,之後兩軍撤退。
戰後影響
劉表雖有襲取許都之心,然經此一役,劉表再無主動出擊之作為。日後劉備雖勸劉表趁曹操遠征柳城之際出兵,但劉表卻不允許,終致錯失問鼎中原的良機;也在其死後,荊州的基業瞬間被曹操所占據,迫使劉備必須尋求江東孫權的幫助,促成後來的赤壁之戰。
雙方對比
戰役類型 | 典型的誘敵伏擊戰 |
戰役雙方 | 劉備 劉備軍 夏侯惇 、于禁 曹操 軍 |
實力對比 | 劉備只有新野小縣一城勢力遠弱於已經統一北方的曹操軍隊 |
戰役結果 | 劉備大獲全勝夏侯惇、于禁損兵折將、大敗而逃 |
火燒博望坡 | 時間公元207年秋漢建安十二年 |
地點 | 博望坡今河南省方城縣西南原博望坡縣 |
雙方統帥 | |
劉備軍 | 諸葛亮 |
曹操軍 | 夏侯惇 |
力量對比 | 曹操軍十萬劉備軍數千 |
戰爭結果 | 火燒曹軍劉備軍以少勝多 |
戰役影響
這一戰雖然是一次規模不大的戰役但也有一定的戰略意義經過這次戰役曹操一年內沒敢來攻打劉備劉表。
史書記載
《三國志·魏志·李典傳》: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太祖遣典從夏侯惇拒之。備一旦燒屯去,惇率諸軍追擊之,典曰:“賊無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狹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聽,與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賊伏里,戰不利,典往救,備望見救至,乃散退。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
藝術創作
在《三國演義》中, 博望坡之戰一向被視為諸葛亮登場後的第一戰,也是俗諺“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諸葛亮受劉備三顧茅廬後答應出仕,當時曹操已平定河北,決心南征,乃派遣夏侯惇為主將,于禁、李典等為副將,領軍十萬直逼南陽新野而來。當時諸葛亮雖有退敵之策,然而關羽、張飛卻輕視諸葛亮,諸葛亮不得已之下,乃借劉備令劍威服二人,使其各領一千兵馬,埋伏在豫山、安林之中,等待夏侯惇領軍通過,就以伏兵與火攻擊之。另外派遣趙雲領老弱殘兵,擔任先鋒與夏侯惇交戰,並詐敗撤退,引誘夏侯惇進入山林窄路之中;又遣關平、周倉、劉封等人潛入曹軍後方,焚燒物資,製造曹軍恐慌。交戰後,一切如諸葛亮所安排般發生。在夏侯惇與于禁領軍追擊時,位於後方的李典緊急通報前方的夏侯惇,需防敵軍火攻,然而為時已晚,曹軍受制於道路狹窄,又處於樹木交雜之處,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死傷十分慘重,夏侯惇等將領敗逃回許都。諸葛亮出山後的第一場戰役獲得了成功,此後關羽、張飛等人對諸葛亮也愈加敬重。 而在電子遊戲中,博望坡之戰也在吞食天地與真三國無雙等作品中登場。
演義中描述
博望坡軍師初用計——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軍馬。雲長可引一千軍往豫山埋伏等彼軍至放過休敵其輜重糧草必在後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縱兵出擊就焚其糧草。翼德可引一千軍去安林背後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舊屯糧草處縱火燒之。關平、劉封可引五百軍預備引火之物於博望坡後兩邊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又命“於樊城取回趙雲令為前部不要贏只要輸主公自引一軍為後援。各須依計而行勿使有失。” …… 孔明謂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來日黃昏敵軍必到主公便棄營而走但見火起即回軍掩殺。亮與糜竺、糜芳引五百軍守縣。”命孫乾、簡雍準備慶喜筵席安排功勞簿伺候。
畢竟此乃諸葛孔明初出茅廬第一戰眾將有些不服眾人也疑惑不定。
夏侯惇與于禁等引兵至博望分一半精兵作前隊其餘盡護糧車而行。時當秋月商飆徐起。人馬趲行之間望見前面塵頭忽起。惇便將人馬擺開問嚮導官曰“此向是何處”答曰“前面便是博望城後面是羅川口。”惇令于禁、李典押住陣腳親自出馬陣前。遙望軍馬來到惇忽然大笑。眾問“將軍為何而笑”惇曰“吾笑徐元直在丞相面前夸諸葛亮為天人今觀其用兵乃以此等軍馬為前部與吾對敵正如驅犬羊與虎豹斗耳吾於丞相前誇口。要活捉劉備、諸葛亮今必應吾言矣。”遂自縱馬向前。趙雲出馬。惇罵曰“汝等隨劉備如孤魂隨鬼耳”雲大怒縱馬來戰。兩馬相交不數合雲詐敗而走。夏侯惇從後追趕。雲約走十餘里回馬又戰。不數合又走。韓浩拍馬向前諫曰“趙雲誘敵恐有埋伏。”惇曰“敵軍如此雖十面埋伏吾何懼哉”遂不聽浩言直趕至博望坡。一聲炮響玄德自引軍沖將過來接應交戰。夏侯惇笑謂韓浩曰“此即埋伏之兵也吾今晚不到新野誓不罷兵”乃催軍前進。玄德、趙雲退後便走時天色已晚濃雲密布又無月色晝風既起夜風愈大。夏侯惇只顧催軍趕殺。于禁、李典趕到窄狹處兩邊都是蘆葦。典謂禁曰“欺敵者必敗。南道路狹山川相逼。樹木叢雜倘彼用火攻奈何”禁曰“君言是也。吾當往前為都督言之君可止住後軍。”李典便勒回馬大叫“後軍慢行”人馬走發那裡攔當得住于禁驟馬大叫“前軍都督且住”夏侯惇正走之間見於禁從後軍奔來便問何故。禁曰“南道路狹山川相逼樹木叢雜可防火攻。”夏侯惇猛省即回馬令軍馬勿進。言未已只聽背後喊聲震起早望見一派火光燒著隨後兩邊蘆葦亦著。一霎時四面八方盡皆是火又值風大火勢愈猛。曹家人馬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趙雲回軍趕殺夏侯惇冒煙突火而走。且說李典見勢頭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時火光中一軍攔住。當先大將乃關雲長也。李典縱馬混戰奪路而走。于禁見糧草車輛都被火燒便投小路奔逃去了。夏侯蘭、韓浩來救糧草正遇張飛。戰不數合張飛一槍刺夏侯蘭於馬下。韓浩奪路走脫。直殺到天明卻才收軍。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有詩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