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沚鎮

灣沚鎮

灣沚鎮是蕪湖縣下轄的一個鄉鎮,它是蕪湖縣政府所在地。位於青弋江的東面,山清水秀景色怡人,四季分明,是最適合人民居住的地方之一。便捷的交通為其工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該地逐漸成為皖南門戶之一,並且依賴起地理優勢發展出一批優秀的企業。灣沚鎮羅保無公害蔬菜基地蕪湖縣城南部,緊靠青弋江,蕪屯公路、皖贛鐵路穿境而過,水陸交通便利,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為適應發展,運用市場經濟機制,引導、扶持、鼓勵廣大農民建立了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

基本信息

(圖)灣沚鎮灣沚鎮遠景

灣沚鎮是蕪湖縣下轄的一個鄉鎮,它是蕪湖縣政府所在地。位於青弋江的東面,山清水秀景色怡人,四季分明,是最適合人民居住的地方之一。便捷的交通為其工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該地逐漸成為皖南門戶之一,並且依賴起地理優勢發展出一批優秀的企業。灣沚鎮羅保無公害蔬菜基地蕪湖縣城南部,緊靠青弋江蕪屯公路皖贛鐵路穿境而過,水陸交通便利,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為適應發展,運用市場經濟機制,引導、扶持、鼓勵廣大農民建立了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

概況

(圖)灣沚鎮灣沚鎮

灣沚,又名沚津,位於青弋江畔,是座歷史悠久的古鎮。西漢初年,這裡便是“鹽艘鱗集,商販輻輳”,如今已是蕪湖縣縣城,發展成為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由原灣沚鎮、三元、新豐鎮趙橋鄉合併而成,全鎮轄26個村委會、9個社區,總面積219.49平方公里,人口10.9萬人。優越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孕育了灣沚、培植了灣沚、壯大了灣沚。經濟結構趨於合理,以機械工業為中心,往北連線趙橋工業園萬畝桃花園,往南連線5000畝無公害蔬菜示範園、萬畝高效經果林、三元工業園、九連山茶園共六個園區,沿蕪屯公路形成“六園一城一長廊”的新格局,對城鎮建設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交通

(圖)灣沚鎮灣沚鎮

合杭高速、皖贛鐵路貫穿境內,蕪屯公路、灣石公路在城區交匯,縣鄉公路形成網路,水陸交通便捷,距蕪湖市區僅15公里車程,距朱家橋外貿碼頭40公里,距滬、寧、杭均在3小時經濟圈之內,區位優勢更加凸顯,灣沚將成為皖南融入“長三角”的“前沿”和“跳板”。城區配套實施齊全,功能日臻完善。電信通訊網路設施完善,一線通、光纖入戶和ADSL寬頻業務蓬勃發展。水電資源十分豐富,日供水量超過10萬立方米,供電容量為7855KVA。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石灰石砂岩礦煤礦陶土石油天然氣等礦藏資源,還有無污染的天然泉水資源,其中天然氣及天然泉水資源開發前景良好。

鄉鎮建設

(圖)灣沚鎮灣沚鎮

以行政廣場、文教園為中心的南部行政文化區、以安徽蕪湖機械工業開發區為主的東部加工業區、以青弋江濱江景觀為中心的商貿居住區、以東湖休閒度假區為主體的娛樂區的目標,精心打追一個高品位、多功能的城區。城東高速公路下線處的安徽蕪湖機械工業開發區將建成華東地區最大的特色機械工業開發區,逐步培育成國內精密鑄造生產基地。在改革開放的春風沐浴下,這座江南古鎮煥發出勃勃生機,經過全面改造的舊城與高樓拔地而起的新城連為一體,相互輝映,既富古樸之風,又具現代氣派。隨著蕪湖路、荊江路、沿河路等10條主幹道的擴建改造和美化亮化,津苑小區、虹安花園、大塘新村、鐵路小區、醫藥新村、建設新村等一批新穎、亮麗的小區開發,“歐羅風格一條街”和蕪湖路、荊江路兩條“無桿化一條街”的建成,大大提高了城區的品位。中山市場虹安市場皖南建材市場等一批功能各異的大型專業市場的建成,為城區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沚津國貿商城、渡春小區、市民廣場、行政辦公大樓的興建,加速了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進程,今日灣沚更多嬌,明日灣沚會更好。

歷史沿革

(圖)灣沚鎮灣沚鎮

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抗日戰爭前),灣沚鎮有較大發展,被譽為“小上海”。這時,全鎮擁有“三沖、九街、九甲、十三巷”,管轄範圍方圓五華里,居民三萬多人。商業店面五百多家,個體手工織布機坊上千家,銀樓、當鋪、油坊、冶煉(鍋坊)、皮坊、曲坊各一處;電燈、電話、郵政、火車站、汽車站均已建立。糧行礱坊十餘家,李慶懷礱坊加工糧食己由人工舂米發展到用機器(柴油機)加工,人們開始食用“機米”(即用機器加工的米)。灣沚紅壇窯貨,永濟雜貨店的捏酥、方字糕,老正匯醬坊的豆腐鍋巴、乾子等土特產品,名馳省內外,暢銷大江南北。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入侵灣沚,先是狂轟濫炸,繼之是燒、殺、淫、擄,實行“三光”政策,灣沚變成廢墟。市面遂一蹶不振。抗戰勝利後,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統計:全鎮僅有8保80甲,928戶,6724人。

1949年4月21日黎明,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路渡江部隊的第七、九兵團,突破了敵軍安慶蕪湖間的防線,乘勝追擊南逃之敵,二十五軍七十四師在師長張懷忠的指揮下,以一個師的兵力,在灣沚一帶擊潰了全副美式裝備的國民黨第二十軍,擊斃軍長楊幹才,生擒敵133旅旅長,繳獲大批武器和軍用物資。

1949年4月24日,灣沚解放。從此,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人民當家作主,灣沚鎮獲得新生。1971年1月3日,蕪湖縣治遷來灣沚,這裡成為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80年1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改歸蕪湖市管轄。灣沚這個古鎮新城,煥發青春,展現新姿。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在闊步前進。

自然資源

(圖)灣沚鎮灣沚鎮

優越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孕育了灣沚、培植了灣沚、壯大了灣沚。經濟結構趨於合理,以機械工業為中心,往北連線趙橋工業園萬畝桃花園,往南連線5000畝無公害蔬菜示範園、萬畝高效經果林、三元工業園、九連山茶園共六個園區,沿蕪屯公路形成“六園一城一長廊”的新格局,對城鎮建設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酵母工程,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全鎮共發展示範戶306戶、壯大規模戶47戶、培植了以苗木、家禽養殖、水蜜桃吊瓜,無公害蔬菜為特色的專業村7個,農業逐步形成了苗木蔬菜高效經果林茶葉水蜜桃、家禽養殖等特色農產品基地。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加快園區建設步伐,促進工業經濟發展,工業已成為灣沚鎮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到2005年全鎮有工業212家,其中500萬元以上規模工業12家,機械製造、建材、建築、食品加工等支柱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擁有安徽省“明星企業”—南亞集團、安徽省最大空心磚基地—蕪湖譽翔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金田集團、元豐集團等一批大中型企業。觀光農業正悄然興起,宋興村萬畝桃花園、桃花園裡老梁家、宋興灘構成渾然一體的農業旅遊觀光景點,龍山水上娛樂垂釣中心、皖南生態明珠曬西湖農業觀光園、國際自然資源保護同盟楊子鱷瀏覽園區等旅遊景點也在開發之中。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境內有中學7所,國小29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兩基”基本達標,有衛生醫療服務機構7家。

特設產業

(圖)灣沚鎮灣沚鎮

灣沚鎮羅保無公害蔬菜基地蕪湖縣城南部,緊靠青弋江,蕪屯公路皖贛鐵路穿境而過,水陸交通便利,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為適應發展,運用市場經濟機制,引導、扶持、鼓勵廣大農民建立了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基地轄三個村民委員會,1574戶,5500人,8200畝耕地,農戶從80年代初開展種植蔬菜,現有1342餘農戶從事專業蔬菜生產,種植面積達5000餘畝,分為大棚、水生、露地三個蔬菜種植區,年均向市場供應各類優質蔬菜達1.5萬餘噸,銷售收入3000多萬元,2005年基地人均純收入4500元,其中來自於蔬菜生產中的收入占85%。

為了更好、更有效地進行無公害蔬菜生產,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及參與意識,根據民眾自願的原則於2002年12月在原“灣沚鎮蔬菜研究協會”的基礎上成立了“灣沚鎮無公害蔬菜協會”,鎮政府成立了無公害蔬菜生產領導組和技術服務組,制定了《灣沚鎮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管理辦法》等各種管理辦法以及各種蔬菜生產技術規程,對蔬菜生產農戶進行了技術培訓,建立了無公害蔬菜生產擋案,購買防蟲網8萬平方米,建立田頭窖309座,998立方米,購買滅蟲燈15盞,利用物理手段防治病蟲害,嚴格禁止劇毒、高殘留和“三致”農藥的使用。

(圖)灣沚鎮灣沚鎮

在蔬菜建設中,重點堅持“四個統一”,即統一環境條件、統一質量標準、統一技術保障、統一服務規程。委託縣無公害農產品檢測中心做好產品檢測和監督,從農田到餐桌全程實行質量安全監控,使生產的產品達到無公害標準,不合格產品嚴禁上市。2003年在縣城荊龍市場開設了無公害蔬菜專銷區,在專銷區內銷售的蔬菜由縣無公害農產品檢測中心在前3天在田頭採樣,將檢測結果公示,協會組織專人掛牌銷售,無公害蔬菜銷售實行“一品、一檢、一公示”制度,絕不允許不合格的蔬菜進入無公害銷售區。註冊了“青弋江”牌商標,基地(200公頃)通過無公害基地認定,通過了毛豆、馬鈴薯、生薑三個產品認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