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水

流經春秋衛地,即所謂“桑間濮上”之濮。 明清之際余流猶殘存於長垣東明一帶,俗稱普河。 ”《水經?渠水注》:“沙水東注,即濮水也,俗謂之欠水也。

流經春秋衛地,即所謂“桑間濮上”之濮。一稱濮渠水。上下游各有二支:上游一支首受濟水於今河南封丘縣西,東北流;一支首受河(黃河) 於今原陽縣北,東流經延津縣南;二支合流於長垣縣西。東流經縣北至滑縣東南,此下又分為二:一支經山東東明縣北,東北至鄄城縣南注入瓠子河;一支經東明縣南,又東經菏澤北注入巨野澤。歷代上下游各支時或此通彼塞,時或此塞彼通,故《漢書?地理志》、《左傳》杜預注、《水經注》、《元和志》等書所載經流不盡相同。後因濟水涸竭,黃河改道,故道漸堙。明清之際余流猶殘存於長垣東明一帶,俗稱普河。
《春秋》隱公四年(公元前719年):“衛人殺州吁於濮”;杜預註:“陳地水名。”《水經?渠水注》:“沙水東注,即濮水也,俗謂之欠水也。”即今安徽芡河上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