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麥20

2000年山東省區試預試平均產量516.3公斤/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6.32%。 2003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13.37公斤,較對照增產8.69%。 2003年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利用2002-2003年度國家區試5點取樣混合種定,麵團穩定時間28.6

濟麥20(原代號955159)是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新近育成的高產優質麵包小麥新品種,其雜交組合為魯麥14×魯884187。2003年8月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作為優質麵包專用小麥品種推廣利用。審定編號:魯農審字[2003]029號。2004年1月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品種保護公告號:200CNA001080E)。
特徵特性
冬性,幼苗直立,苗色深綠,分櫱力強,成穗率高;株型緊湊,葉片上沖;株高75~80厘米,抗倒性好;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角質;產量結構好,畝穗數40萬,穗粒數36粒,千粒重38~42克。抗旱性較好。
產量表現
2000年山東省區試預試平均產量516.3公斤/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6.32%。2001年和2002年兩年省區試平均產量507.05公斤/畝,平產。2003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13.37公斤,較對照增產8.69%。大面積示範結果表明濟麥20不僅豐產性和穩產性好,而且產量潛力高。2001年6月菏澤市20畝實打驗收,畝產606.89公斤。
品質狀況
高分子量麥谷蛋白亞基組成1,13+16,4+12。1999年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測定,籽粒蛋白質含量17.02%(乾基),濕麵筋含量37.2%,沉降值52.9 ml,吸水率61.2%,麵團形成時間11.7 min,穩定時間24.0 min,百克麵粉麵包體積930 ml,評分96.3。
濟麥20 HMW-GS電泳圖譜
2001年青島制粉有限公司用大面積示範種植的商品糧分析,濕麵筋含量34.0%,吸水率63.0%,麵團穩定時間20.0 min,麵包評分90。
2003年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利用2002-2003年度國家區試5點取樣混合種定,麵團穩定時間28.6 min,最大抗延阻力586 BU,拉伸面積126 cm2,綜合品質居國家區試所有組別參試品種(系)之首。
另據青島、煙臺、濰坊、濟南、德州和菏澤等地市糧食部門和麵粉企業2001~2003連續三年對濟麥20商品糧測定結果表明,該品種不僅蛋白質含量高、麵筋強(麵團穩定時間12.0~30.0 min),而且品質穩定性好,尤其是在氣候條件對小麥品質極為不利的2002年,其它麵包小麥品種品質劇降,大面積產品達不到國標要求,而濟麥20仍表現突出,麵團穩定時間15 min左右。
適宜地區
濟麥20適應性較強,適宜在黃淮冬麥區北片的河北中南部、山東、河南北部高中產水肥地種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