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縣誌

濟陽縣誌

濟陽縣歷史上曾先後印行過5部志書, 即:明成化《濟陽縣誌》,現已佚失;明萬曆《濟陽縣誌》,有存;清順治《濟陽縣誌》,有存;清乾隆《濟陽縣誌》,有存本。民國《濟陽縣誌》,有存。另外,明清之際經學家張爾歧自纂《濟陽縣誌》9卷,惜亦佚失,僅存其序。

書籍內容

《濟陽縣誌》是記載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的的歷史、地理、風俗、人物、文教、物產等的專書。新編《濟陽縣誌》共29編,卷首有概述、大事記2編,卷末有附錄1編,其餘26編:建置、自然地理、人口、水利、黃河、農業、工業、交通·郵電、商業、糧油、物資、經濟管理、財稅·金融、城鄉建設、政黨、政權政協、民眾團體、司法、民政、人事勞動、軍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風土、人物、雜誌等。志書上限為1840年,個別編次根據需要予以上溯;下限止於1990年,下限以後至1994年出版之日,此一時段中縣內的重要情況,則運用彩照加文字說明予以反映。

《濟陽縣誌1991-2011》

《濟陽縣誌1991-2011》封面 《濟陽縣誌1991-2011》封面

2016年1月,《濟陽縣誌1991-2011》由方誌出版社出版發行。《濟陽縣誌1991-2011》採用述、記、志、傳、圖、表、索引等體裁,以志體為主。全書有31編、161章、579節,150餘萬字。內容涵蓋1991年至2011年21年間濟陽縣自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發展變化。

濟陽縣概況

行政區劃

濟陽縣地處黃河下游,山東省西北部,縣境西南毗連山東省會濟南市市區,為濟南市的近郊縣。金太宗天會七年(1129)割章丘、臨邑二縣各一部境域置一新縣,因縣境地處濟水之北,故命名為濟陽縣。1990年,全縣分為5鎮、15鄉,轄846個行政村,總面積1076平方千米,境內有漢族、回族、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14個民族,總人口514280人。 濟陽縣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土地平坦、肥沃。黃河、徒駭河、土馬河從境內流過,水資源豐富,多年平均年徑流量417.42億立方米。氣候具有典型的北暖溫帶季風氣候特點: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光照充足。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孕育了豐富的生物資源,並為農林牧副漁業生產提供了良好條件。無論是農林牧副漁產品,還是野生動植物,都不乏遠近聞名的上品。黃河大米,顆粒晶瑩,粘軟適口;綠豆、紅小豆是傳統的出口商品;黃河鯉魚、白蓮藕久負盛名;圓鈴大棗熏制的烏棗甘甜如飴;歷史上“濟桑皮”為同類草藥中的名品,曾遠銷各地。 濟陽縣的經濟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未能超出自然經濟的範疇。

經濟發展

新中國成立前,縣內沒有像樣的工廠, 店鋪商號僅有十幾家。95%以上的人生活在農村,農業種植以糧為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全縣國民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工業從無到有逐步擴大;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商業實力增強。1978年以前,全縣非農產業總產值在社會總產值中的比重仍不足46%。 1978年以後,濟陽縣不斷對國民經濟結構進行調整,各大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發生了重大變化。1990年,全縣非農業產值達到77421萬元, 是農業總產值的1.5倍;工、農業總產值之比已達1.32∶1;農產品商品率達到68%。 1989年,全縣夏糧生產創歷史最高紀錄,受到國務院嘉獎。1990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達到55494萬元, 國民收入達到47958萬元,財政收入實現1325萬元, 工業總產值達到68056萬元,農業總產值達到51529萬元,社會商品零售額達到24590萬元。 縣級綜合實力增強,城鄉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不斷發展。縣城占地面積達到4.5平方千米,比1949年擴大了12倍。

民風習俗

濟陽人民有著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清同治年間,農民王文訓為反對官府征糧尾數上捐,漁利百姓,義赴縣衙,據理力爭。後又組織“一心團”為民請命,抗衡官府,以身殉義。清末鄉民孫九龍,加入義和團,聯絡惠民孫允榮等,於當地玉皇廟內起事,聚集濟陽、商河、惠民、章丘、齊東等12縣團民近千人,練兵習武,打擊教會勢力,抗擊官兵,高舉“反清滅洋”大旗,席捲縣境東北部。抗日戰爭時期,濟陽縣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展減租減息、僱工增資、除奸反霸等鬥爭,並積極支援、配合八路軍同日偽軍進行較有影響的戰鬥多次。解放戰爭時期,全縣先後有4000餘名青年參軍,三次大規模的支前活動,濟陽共出民工5000餘人。

歷史文化

濟陽縣是歷史文化發達的地區之一。境內有20處古文化遺址。西周、春秋、戰國時期,縣境為齊國要地,近年來從古墓葬中發掘出的大量文物,充分反映了這幾個歷史時期勞動人民創造的文化成就。春秋時期,縣境是道德文章教化之地。孔子在曲堤聆聽韶樂,留下聖跡,後人曾修聞韶台以作紀念。明清之際的著名經學家張爾歧獨精“三禮”,曾受到當時的思想家、學者顧炎武的推崇。 濟陽縣是臨黃縣,縣內的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乃至風土人情,都與黃河息息相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黃河三年兩決口,百害無一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領導人民治理黃河,開發黃河水沙資源,保障了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