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清真北大寺

濟南清真北大寺

濟南清真北大寺系全國著名清真寺之一。始建於明弘治年間,歷經滄桑,幾經興衰,名流經師,設帳講學,是濟南西關(回民小區)穆斯林叩拜真主寄託虔誠心靈的聖地,又是學習伊斯蘭教義的宗教活動場所。

基本信息

歷史

據修寺碑文記載:“清真寺坊於前明宏治。國朝乾隆初年,寺師金君玉連倡修北清真寺。”至嘉慶、道光、光緒及民國初年均有修葺,修寺碑文可查,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被列為濟南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風格

清真北大寺建築規模宏偉,布局完整,風格獨具,全寺占地八畝一分多,建築面積2252.23平方米,坐西朝東,由低到高拾級而上,主體建築大門、二門、禮拜大殿、望月樓、配殿等,排列在一條東西中軸線上,有二進院落,南北講堂對稱,其建築格式均為中國宮殿式古典建築形式,同時還體現了阿拉伯建築藝術特色,院內有僅存的幾株古柏蒼翠,數通古碑聳立和栽植的鐵樹、棕櫚等花木點綴環境,與古建築相映生輝,渾然一體,給人以幽深肅穆之感。雖過去寺內有不少有價值的文物,經書、碑石,在幾經戰亂、風雨災禍,慘遭破壞;“文革”中毀失更重,實為可惜。

建築

清真寺大門正面懸掛一方鐫刻金字的漆黑木匾“清真北大寺”,是名書法家范崗親書,筆力猷勁莊重大方。門前左右置搶喜石獅兩尊。大門兩側為扇面八字牆陪襯,並建有南北旁門相稱,平時多從北旁門出入,進寺向南月亮圓門通向庭院。逢主麻日(星期五)、節日(宰牲節、開齋節、聖紀)及重大慶典活動時才開啟正大門。南旁門右側巍立枝繁葉茂古槐一棵,現為濟南市重點保護古木,更顯出北寺的古樸、典雅。大門上裝置著龍鳳等吉祥物精美磚雕,其形體全用花卉圖案組成,素有“似獸非獸,有眼無珠,遠看是獸,近看是花”之說。大門外建有鐵制護欄,寺門前用大方石板鋪地,對面矗立著一座高大的影壁,大門前全由平坐雕刻石柱欄桿相圍繞,氣勢宏偉壯觀。

進大門第一座院落,建有南北講堂各三間,北講堂為寺管委會辦公室;南講堂為阿訇室。院內矗立著六通曆代修寺石碑,為北大寺留下了歷史考據。進大門往南通過石板甬路,直通南跨院,這裡是1992年由沙特駐華大使館捐資重修的沐浴室六間,可供近百人洗大、小淨,室內各種設施齊備,裝有暖氣和吊扇,舒適方便,冬夏宜人。沐浴室以西是鍋爐房及廁所各一間。

寺的二門建築形式小巧玲瓏,秀麗別致,木製起脊配有彩飾素雕,與大門交相輝映,別具風采。二門前兩側有一對精工刻制的小石獅。據考古專家鑑定乃明代之物,這也是確證北大寺歷史的珍貴實物資料。

第二座院落較前院大,院內建有南北講堂各五間,配房各二間。北講堂為教長室,南講堂是接待室,室內懸掛著各地教親贈送的錦旗和名人題寫的字畫等;南北配房為阿訇居室。

院內南講堂旁立有“成達師範”著名創始人之一穆公華庭懿行紀念碑,此碑繫於“民國三十年由北平、天津、濟南、青島、棗莊、泰安等地的教親”為濟南哈吉穆華庭建立的。據了解,穆華庭先生(1876——1942)是濟南人,曾在一九二一年自費,赴麥加朝覲。他歷盡艱辛不辭勞苦,跋涉數國進行考察,了解各國伊斯蘭教發展情況,從中尋找中國伊斯蘭教的發展方向。回國後,他將自己的房產、土地捐贈清真寺,開辦民族教育。曾於1925年偕同馬松亭、唐柯三、法靜軒、實業家馬跋生等人創辦了“成達師範”,他在濟南穆斯林民眾中,德高望重,有口皆碑,是弘揚伊斯蘭教,宣傳抗日,具有民族氣節的一位愛國愛教的典範人物。歸真後,民眾在寺內為其樹碑表彰,以示緬懷之情,

院落的正西面便是雄偉壯觀的禮拜大殿,坐落在六台石階之上,顯赫莊嚴。正面懸掛一塊匾額,上書“清真古教”四個大字,系清光緒直隸總督李鴻章手書,在大殿的前抱廈內,朱紅明柱上,掛著抱柱大楹聯,醒目大方。整個抱廈之內匾額滿盈,全都高懸在梁脊之間,其中有原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會長、已故安士偉大阿訇書寫“顯揚正教”,山東省政協副主席金寶珍手寫“篤信真主”,原濟南大學校長、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省伊協會長丁文方先生書寫的“天堂正道”等一十五方巨匾,嶄新漆亮、匾匾光閃照人。其題額真草篆隸皆為歷代名人書家手筆。大殿面積893.23平方米,能同時容納近千人做禮拜,其建築結構採用大木起脊,重檐歇山式,斗拱屋頂,飛檐翹角,整個建築為磚木結構,外壁全用青磚砌成。大殿為三勾連搭式於一體,這是自明建寺、清歷次修繕接建而形成的。寺內仍留存著歷次接建大殿的碑石數塊。仰視殿頂中心,繪滿了花紋和藻片圖案的天庭,中殿之頂端是望月樓。這座禮拜殿與眾不同的是殿中心為亭閣式望月樓,由殿內登梯而上,樓壁面全用木料鑲成,上部為網狀窗欞,下部呈格門式,古色古香,樸素大方,確是清真寺中少見的景觀。據接修寺碑文記載:早在道光年間,大殿只有兩勾連搭式,望月樓即建在後窯殿頂。其後,一直到了近代。具體地說,“時在民國二十年,由於……穆民向化者眾,歷下教門為之一振,每逢大小兩節,開齋重典,大殿頓形狹窄,排班站立,躋躋蹌蹌,輒於抱廈之下,庭院之中,鋪席跪拜,猶覺跼蹐難容……。”由此可見當時的盛況。為此,好善樂施的鄉老教眾們,紛紛集聚資財,群策群力,舉意接修大殿。在建築施工上,採用了“勾連搭”組合形式,建造了第三節大殿,最主要將望月樓立在正中,突出瞭望月樓。新接的後窯殿就成了三連大殿,始成現在的樣子。如果不進入禮拜大殿,不步至殿中央,是看不到望月樓的,真是匠心獨具。建設者構思巧妙是將望月樓,“寓於人們無意之中”,匠心獨特是從“平淡之中求異”。從形式上,禮拜大殿是個立體的“凸”字,突出部位就是突出望月樓。其中的寓意就是伊斯蘭教獨一論,是真主獨一,是突出認主獨一,認一論。建築的形式上是無意的,其內涵上是有意的,巧妙在“凸”字上,寓意在構思之中。在望月樓尖頂上,有一尊寶鼎,寶鼎的頂端有一彎新月,月面上還鐫刻著“望月思真”四個字。

全殿分為卷棚、前殿、中殿、後殿四部分。卷棚面寬五間進深十間,用40根巨大圓木柱支撐梁架,都是清一色的橄欖綠,顯示了富麗堂皇而又和平吉祥。殿內鋪設的是紅漆地板,上有整齊淨潔的鋪滿了條條拜氈,並懸有宮燈22盞,明媚亮麗、相互輝映,光灑整個殿堂。

純白無瑕的西牆正中,拱形“淺窯”——米哈拉布上,書寫著“太思迷”。這正是朝向。朝向的左右,各有一個飾以周圍花紋圖案的大園光。園中用阿拉伯藝術體書寫著“你們當全體緊握真主的繩索,不要自己分裂。”“你們當服從真主,應當服從使者和我們中的主事人”的經文。“淺窯”偏北處,設仿古亭閣式“敏拜爾”樓。它是專為阿訇誦經講演“呼圖白”(宣講教義,亦稱講臥爾茲)用的。大殿的後兩側辟有“避靜室”(亦為還拜處)。除此之外,大殿中空無他物,整個禮拜殿堂莊重威嚴,使人肅然起敬。

改革開放以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落實了民族宗教政策,在幾位老鄉老的帶領和熱心的穆斯林關懷下多方奔走,於1989年9月經省委統戰部批准,北大寺恢復開放,並成立了民主管理委員會,聘任了阿訇。由各級政府撥款,在市宗教局、市伊協的幫助和穆斯林的大力支持下,對整個寺院進行了全面的維修,使這一古典建築煥然一新,重放光彩,廣大虔誠的穆斯林無不交口稱讚,紛紛向寺里贈送了數十塊匾額和音響設備。

2002年由市伊協在大殿中軸線正西處,投資興建了二層仿古配殿,內有海里凡學習教室及居室。山東省伊斯蘭教協會在此成立了“培訓中心”,每年都有各地區的伊斯蘭教教職人員來此學習、培訓。該寺還舉辦了9期伊斯蘭教教義學習班和兩期阿拉伯語初級學習班,輔導廣大穆斯林民眾學習和了解伊斯蘭教基礎知識,發揚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為了拓寬視野,還舉辦了愛國愛教知識競賽、黑板報、圖片展。為增強社會功能,在配殿內還設婚介所、閱覽室、武術班、書畫班、活動室。並救災幫貧,捐資助學,十餘載之奮鬥,碩果纍纍,從而也促進了民族團結,維護了社會穩定。

近十幾年來,北大寺曾被評為“全省文明宗教活動場所”、“山東省模範清真寺”、“濟南市宗教界愛國愛教先進集體”、“濟南市宗教界紅旗單位”、“全市宗教界共建美好家園活動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並贏得廣大穆斯林讚譽。

清真北大寺自創建至今歷代聘請的阿訇、教長不少是有學識的著名阿林、經師,他們為伊斯蘭教培育出眾多人才,也為促進伊斯蘭教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地理位置

清真北大寺坐落在濟南西關永長街北首現處回民小區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