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濕地網路,亦即濕地保護網路,是由濕地管理機構、研究單位、社會團體和公眾廣泛參與的區域性戰略合作平台,旨在通過信息共享、經驗交流、能力建設和實地示範等活動的開展,推動該區域濕地的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恢復和增強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提高其適應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相關機構
國際濕地網路
國際濕地網路[WetlandLinkInternational(WLI)]是一個環球性質的濕地保護中心社群,於1999年由英國非政府環境組織野禽與濕地基金[wildfowlandWetlandTrust(WWT)]組織,以協助全球的機構及政府推行“宣傳、教育及公眾意識(CEPA)”計畫。
國際濕地網路獲濕地公約執行局的支持,在濕地教育中心之間推動和鼓勵實施CEPA計畫,在國家性、地區性以至國際性網路之間擔任重要的角色。
國際濕地網路致力推動:
.成員之間的技術及信息交流;
.支持新成立和現有的濕地教育中心發展及推廣最佳營運守則;
.遊說亞洲及至世界各地政府,將CEPA計畫納入濕地保育計畫及政策。
亞洲國際濕地網路
為了更佳地實行“傳播、教育、參與及意識推廣”(Communication,Education,ParticipationandAwareness/CEPA)計畫,一個泛亞洲濕地中心的網路,名為“亞洲國際濕地網路(WetlandLinkInternational–Asia)”於2005年6月成立。亞洲國際濕地網路(WLI-Asia)是國際濕地網路的亞洲地區聯繫網路,透過定期聯繫和交換信息和意見,建立亞洲地區區內以及區外的專業支持和發展。在網路逐漸形成時,亦會舉辦培訓、會議和派員交流等活動。
該機構為亞洲各地的濕地中心提供信息,同時亦為濕地中心提供分享經驗、教育推廣、濕地管理和保護生態的平台。
關於濕地
濕地(wetland)是位於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環境下,生長著很多濕地的特徵植物。濕地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擁有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離不開濕地,因此濕地被稱為“鳥類的樂園”。濕地強大的的生態淨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腎 ”的美名。在人口爆炸和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下,20世紀中後期大量濕地被改造成農田,加上過度的資源開發和污染,濕地面積大幅度縮小,濕地物種受到嚴重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