濊貊

穢貊(Yemack)是中國東北的古老的民族,又稱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獻稱之為“白民”,“毫人”或“發人”。濊貊族是由濊人和貊人匯合而成,以農業城柵為特點,不同於遊牧族。

濊貊

濊貊(朝鮮語:예맥;Yemaek)是在北到中國吉林省東部、朝鮮西北部的古老民族,被朝鮮半島人認為是先民之一。古文獻稱之為“白民”,“毫人”或“發人”。濊貊族是濊族與貊族的合稱,以農業城柵為特點,不同於遊牧族。有人認為他們與西伯利亞的科里亞克族有關。濊貊,肅慎,東胡被稱為古東北三大民族。

早期社會

濊族在夏商時本居于山東半島,屬東夷民族,周滅商時,濊族被周所迫,大部分向東北遷徙,並以松嫩平原為中心定居下來,其活動竹範圍比較廣闊,最南端在長城以北,與燕國為鄰;東北部在遼河以東,與肅慎族相接。濊族早在西周時代,就是周王朝的朝貢國。春秋時期,齊桓公曾經發動過對濊的戰爭。戰國時期,濊族從事農業和漁獵業,黍成為濊人的主要食糧。此時的濊族進入原始社會晚期,過著定居生活。濊族是有很多分支,其中高夷(後來的沸流國)在渾江流域,良夷在今大同江中下游(即古朝鮮人,樂浪夷)。東濊是分布在今朝鮮江原道。
貊族是蒙古草原阿爾泰語系的遊牧民族。濊貊語被認為是所有濊語言中最阿爾泰化的語言,它是濊語和貊語融合的產物。濊語當中,也有未被阿爾泰化的語言-東穢語。東穢語是未受貊語影響的東部沿海地區的最原始濊語。此外還有介於二者之間的濊語如沸流語。同時也存在著一些未與濊語融合的阿爾泰系語言如小水貊語,梁貊語等。在大同江一帶的濊語民族如良夷則受到古漢語的影響。這些民族的語言統稱為濊貊語群。但是濊貊是始終兩民族的聯盟,不是一個單一民族。
貊有大水貊(有爭議),小水貊,梁貊。梁貊分布在集安與新賓之間。小水貊分有在璦河,大水貊分布在鴨綠江。貊人又叫貉,有九貉,蠻貊,胡貊的說法,濊貊勢力最大
後來濊族的貊人在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建立政權的夫余、沃沮、高句麗和百濟,就是濊貊族的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
貊人最早是在松嫩平原生活,後受匈奴壓力入鴨綠江,最遠到朝鮮清川江,至江原道建立貊國。另一說法是在遼河東北。他們是周朝時開始東遷

立國

秦漢之際,松嫩平原出現第一個國家——“濊王國”,在漢代人們發現了“濊王之印”,其“國有故城”,濊貊人的北支為索離族,飼養豬、馬、牛,又善於狩獵。索離人生活在嫩江以東、松花江以北的松嫩平原地帶。嫩江下游肇源縣白金寶遺址就是索離人(貊人)的文化遺存。索離人的社會內部已出現私有制和階級對立,已跨入文明的門坎。索離族人東明稱王,不用濊族和索離族名,而採用鳧臾族名,中原漢族王朝譯作夫余,後改為扶餘。漢時受玄菟郡管轄,漢末三國初改屬遼東公孫氏,晉朝時由東夷校尉管理。漢朝曾經在濊貊人地方置蒼海郡。而濊人的文化是西團山文化,有人說是古亞細亞人科里亞克族有關。
考古發現已經證明,以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的昂昂溪區為中心的嫩江流域,是古夫餘人文明的發祥地。肇源縣望海屯遺址、杜爾伯特自治縣官地遺址、富裕縣小登科遺址。都屬於夫余族文化遺址。同屬於濊貊語族的還有,高句麗、百濟、沃沮等。夫余族居住的中心在今吉林農安,到魏晉南北朝時,夫余族經過幾次變遷,大部分同高句麗人和渤海人融合了。

消亡

在五世紀末,夫余被東部勿吉族和高句麗打敗,大部分的夫余族融合到高句麗。殘留嫩江中游東岸的夫餘人改稱“豆末婁”、“達末婁”,主要生活在以烏裕河為中心的地區,已經建立起奴隸制性質的政權,生活是以定居的農業生產為主。後來,在東鄰勿吉人的進攻和西鄰室韋人的襲擾下,主動與中原政權建立貢屬關係,從北齊直至隋唐之際。根據考證,豆末婁的前身是在族屬上與北夫余有關的北夷索離國。豆末婁在八世紀初,被黑水靺鞨及室韋諸部所吞併。至此,嫩江中游東岸的夫余族融合到肅慎和東胡系統之中。這些人可能與大和族有關,他們的語言與百濟語,高句麗語及上古日語相似。他們的語言被定性為扶餘語系。遼史中曾經有穢貊國王府的說法,但不知其地。回紇中有一貊歌息紇是匈奴與濊貊的混血種。滿州人中的費摩氏是濊貊人後人。

濊貊族與高句麗立國神話

相傳高句麗的開國君主朱蒙在年青時,與烏伊(有時叫鳥伊)及摩離是好友。有後世歷史學家認為:這個“烏伊”及“摩離”其實很可能是“濊族”和“貊族”兩個民族的擬人化描述,就如故事其後提及的麻衣人、海藻衣人一樣。烏伊的原型是扶餘國的鳥夷人,摩離就是貊人,有人認為闕特勤碑文中的bok-eli=mok-el(日出之方的莫離人),就是貊人,也指代高句麗國名,毗伽可汗以高句麗的滅亡教訓告誡子民要遠離漢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