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黑肩鳶身長33到38厘米,翼展80到95厘米,體重2910克。成年黑肩鳶的身體呈淡灰色,頭部呈白色,身軀的下半部分亦呈白色,而翅膀內部的尖端呈黑色。當它們在棲息的狀態時,它們黑色的肩膀就會顯得很突出。它們的喙基非常寬,因此可以張得很大。
分布範圍
黑肩鳶分布於幾乎整個澳大利亞,但其實它們主要還是分布於澳大利亞大陸東南和西南部相對較肥沃的地方。它們在整個南非亦極為常見。它們鮮少進入沙漠深處,在北塔斯馬尼亞和托列斯海峽見到它們純屬偶然。它們主要生活在草原,但是亦可在樹林中找到它們。
生活習性
棲息於有樹木和灌木的開闊原野、農田、疏林和草原地區,從平原到4000m多的高山均見有蹤影。主要以田間鼠類、昆蟲、小鳥、野兔和爬行類為食。覓食方式主要通過守候在電線桿上和高大樹木頂端,等候過往小鳥和昆蟲,然後突然俯衝而下捕之;另一種方式是通過無聲無息地在天空長時間地盤旋、滑翔、觀察地面動靜,發現獵物再俯衝而下抓取。常單獨在早晨和黃昏活動,白天常見停息在大樹樹梢或電線桿上,當有小鳥和昆蟲飛過時,才突然猛衝過去撲食。有時也在空中盤旋、翱翔,並不時地將兩翅上舉成‘V’字形滑翔。間或也鼓翼飛翔,兩翅扇動較輕,顯得相當輕盈,發現地麵食物時突然直撲而下。
黑肩鳶主要靠進食老鼠維生。它們有時亦會捕獵一些大小相當的動物,包括草蜢、小型的爬行動物、鳥類甚至是兔子(非常少數)等,但鼠和其他大小跟鼠差不多的哺乳動物占它們所有捕獵對象的十分之九。它們對鼠數量的影響極為重要:每一隻成年的黑肩鳶在環境許可下可以每天吃下兩到三隻鼠,而一隻雄性的黑肩鳶可在一小時之內捕獵不少於14隻鼠並帶回巢,讓自己羽毛初長的雛鳥進食。
像其他黑肩鳶屬的成員般,黑肩鳶會在草原上尋找捕獵的對象。在捕獵時,它們一般會在空中盤旋。一般來說,鳶都會在10到50米以內的上空盤旋,仔細地往下看,這以後的數秒或有時一分鐘,它們會飛到另一地方,再度盤旋,進行搜尋。當黑肩鳶看到一隻鼠或其他獵物時,它們就會一聲不響地降到獵物頭上,翅膀高舉,用爪抓緊獵物。它們約有三分之二的攻擊是成功的。它們可以在途中吃掉獵物或把獵物帶回巢。
生長繁殖
春季於4-5月到達繁殖地,秋季於10-11月離開繁殖地。巢於平原或山地丘陵地區的樹上或高的灌木上。巢較鬆散而簡陋,主要由枯樹枝構成,裡面有時放有細草根和草莖,或根本無任何內墊物。每窩產卵3-5枚,白色或淡黃色、具深紅色或紅褐色斑,呈卵圓形,大小為36-42mm×29-32mm,平均39mm×31mm。雌雄親鳥輪流孵卵和育雛,孵化期25-28天。雛鳥晚成性,孵出後由雌雄親鳥共同餵養,經過30-35天的餵養,雛鳥即可飛翔離巢。
保護級別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瀕危物種,生效年代:1997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