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蛇鵜

澳洲蛇鵜

澳洲蛇鵜(學名:Anhinga novaehollandiae)是一種身體細長的水鳥,體長90厘米,體重2600克。具有全蹼,四趾均朝前,有蹼相連,嘴下常常有發育程度不同的喉囊。是熱帶內陸水鳥,頸細長如蛇,善於潛,生活在熱帶和溫帶地區淡水河流、沼澤和湖泊等周邊林木茂盛的地方。看起來像鸕鶿也被稱作蛇鳥或沖鵜(darters)。脖子和頭都像蛇,喙長,尾巴也長。主要以魚類為食,它們用嘴把魚叉住,接著甩到空中,之後再吞吃。分布於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澳洲蛇鵜 澳洲蛇鵜

澳洲蛇鵜體長85-97厘米,體重1,058-1,815克,翼展116-128厘米,壽命15年。頸S形細長如蛇,頭小而窄。頭及頸褐色,頦有白色線延伸至頸側,肩胛處白色絲狀羽具黑色羽緣。雄性黑色的羽毛上有灰綠色的光澤,前側羽毛銀白色,銀灰的翅膀很大。雌鳥頭部駝色,頸部、胸部和腹部黑色。無論雌雄都具長扇形尾部羽毛。該物種油腺不發達,其羽毛並不像其他水禽防水,在捕魚後可以看到它們在陽光下展開翅膀晾曬羽毛,使身體乾燥溫暖。虹膜褐色;鳥喙黃褐色,上顎線黑色;腳爪灰色。

生活習性

棲息於淡水池塘和沼澤旁高大的樹木上或厚厚的植被區。善於潛水,用它們鋒利和長而大的鳥喙,當魚叉叉魚。它們捕食很辛苦,將口中的魚在空中翻轉,每次下水捕食後必須返回岸上,有時魚仍然在它們的嘴裡,會將魚猛烈撞擊在石頭上再從頭吞噬。它們游泳時身體是淹沒在水中,會舒展頭和脖子與水面持平,其頭和脖子像蛇在水中滑行,故又稱蛇鳥。

繁殖方式

在繁殖期,眼睛周圍的羽毛呈藍色環狀。雌鳥每巢產5-7枚淺藍色卵,平均4枚。鳥巢築在樹上,用小樹枝壘起來的,裡面墊上樹葉。雛鳥孵化期約為一個月,雙親共同負責孵卵和照顧幼鳥。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旅鳥:紐西蘭。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同屬物種

蛇鵜是熱帶內陸水鳥,頸細長如蛇,嘴尖無喉囊,善於潛水,用嘴當魚叉叉魚。蛇鵜在美洲,非洲,亞洲南部和大洋洲各有一種,即美洲的蛇鵜、非洲的紅蛇鵜、亞洲南部的黑腹蛇鵜和大洋洲的澳洲蛇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