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珊瑚蛇

澳大利亞珊瑚蛇

澳大利亞珊瑚蛇是一種小蛇,身上的鱗片十分光滑,並且閃閃發光。此外,它們還長著一個稍微向上翹的突出的鼻子。澳大利亞珊瑚蛇多棲息於乾燥及偏乾燥地區,包括樹林、草原、沙漠矮樹叢與及農地等。它們多聚居于海拔1800米以內的高度,亦常見於岩石地帶。

基本信息

體形特徵

澳大利亞珊瑚蛇是一種小蛇,身上的鱗片十分光滑,並且閃閃發光。此外,它們還長著一個稍微向上翹的突出的鼻子。這種蛇的體色是粉色或紅色的,身上帶有一系列不規則的條紋,這些條紋由帶著乳白色中心的深棕色鱗片組成。穿過腦袋有一條很寬的黑色條紋,另外一條黑色條紋繞在脖子上。

生活習性

大部分時間都在挖掘地洞,只在雨季時或繁殖期時才走到地面上活動。一些品種如蘇利南珊瑚蛇(Micrurussurinamensis)幾乎只待在水中,平日只緩慢遊動於長有大量可食用植被的淺水地區間。澳大利亞珊瑚蛇通常以蜥蜴為食。

種群分布

珊瑚蛇屬及擬珊瑚蛇屬的蛇類,分布在美國諸州份間,包括北卡羅來納州、路易斯安娜州、佛羅里達州、德克薩斯州、阿肯色州、阿利桑那州,也分布於密西西比河流域及墨西哥附近。
澳大利亞珊瑚蛇多棲息於乾燥及偏乾燥地區,包括樹林、草原、沙漠矮樹叢與及農地等。它們多聚居于海拔1800米以內的高度,亦常見於岩石地帶。

危險性

澳大利亞珊瑚蛇也如一般眼鏡蛇一樣,長有一對尖銳的管溝牙,可咬緊對手並注射毒液,但珊瑚蛇的尖牙較為短小,而且固定在顎骨上,不能作出大幅度外露以進行侵略性咬擊。由於珊瑚蛇的毒性稍遜於一般眼鏡蛇,令對手失去活動能力所花的時間也較慢,所以它們在咬著對手時通常會緊咬不放,保持姿勢,讓注射入對方身上的毒液能慢慢發揮功效。
在美國,珊瑚蛇的毒素對人類的威脅,僅次於響尾蛇。不過,目前為止,珊瑚蛇咬傷人以致中毒甚至奪命的事件仍少有聽聞。這是因為珊瑚蛇本質上不接近人類,分布地也多位於人煙稀少的地區。當它們面對人類時,如情況許可多會選擇逃逸,向人類進行咬擊只是最後的手段。另外,珊瑚蛇的尖牙較為短小,很少能為人類帶來嚴重的傷口,也不會造成大量出血。然而,當被珊瑚蛇咬傷後,仍應謹慎處理並即時接受適當治療。珊瑚蛇分泌強烈的神經毒素,會麻痹生物的呼吸器官,令生物呼吸系統受到破壞,最終引致死亡。而要救護一名被珊瑚蛇咬傷中毒的人,往往要動用大量的抗毒血清,可想像珊瑚蛇毒性之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