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鱷渡江面寬闊,帆影落雁,“鱷渡秋風”歸為潮州八景之一,唯年深日久,渡口碑亭已蕩然無存。1987年,人們為了紀念唐代文學家韓愈驅鱷治潮的功績,在原址修建鱷渡秋風亭和祭鱷台。鱷渡秋風亭為金石結構,四柱四角雙重檐,分兩級層台,上亭下台,四周有石欄環護迴廊欄桿,端莊且典雅。亭內設祭鱷台,題書“鱷渡秋風”、“祭鱷台”匾額。其中一聯日:“佛骨滴來嶺海回而增重;鱷魚徙去江河自此澄清”。另一柱聯為:“溪石何嘗惡;江山喜姓韓”。亭中有一條栩栩如生的石鱷魚,脊背上堅載大石碑,正面刻韓愈《祭鱷魚文》全文,背面刻(鱷渡亭碑記》。每年秋天,這裡的景色最為迷人。
祭鱷台的由來:潮州市韓江北堤上的“祭鱷台”,是為了紀念唐代文學家韓愈驅鱷治潮的功績而建的。祭鱷台古樸典雅,雕繪十分精巧、壯觀。 祭鱷台在城郊北堤中段,原為古鱷渡口。相傳唐代韓愈刺潮時曾於此處設壇祭鱷,撰《鱷魚文》,故名。台前大江,於秋高雲淡之際,一面風可駛三面帆,因而稱“鱷渡秋風”,列為“潮州八景”之一。台分二級,全石結構。前為“祭鱷台”(賴少其書),上為“鱷渡秋風亭”(吳健民書)。亭內有以鱷魚為座之《鱷魚文》碑(詹勵群重書),碑陰刻《重修鱷渡亭碑記》(許士傑撰書)。亭聯曰:“佛骨謫來,嶺海因而增重;鱷魚徙去,江河自此澄清。”(黃子厚)
鱷渡是韓江上游最寬闊的江面。每年秋天,這裡的景色最為迷人:藍色的晴空映襯著片片白雲,秋風吹皺了平靜的江水,堤上魁梧筆直的木棉樹沙沙作響,斷斷續續落下的幾片黃葉,緩緩飄在遼闊的江面上,鼓滿白帆的船兒徐徐飄蕩,任意東西,顯得格外舒暢,自由自在。
傳說
據說韓愈當年三月廿五日到潮州後,深知民之疾苦:“皆曰惡溪有鱷魚食民物產,民是以窮”。韓愈親自去觀察後,於四月廿四日便寫了一篇《祭鱷魚文》,並叫他的部屬秦濟殺了一豬一羊,到北堤中段鱷魚經常出現的地方,點上香燭,宣讀祭文,限期叫鱷魚徙歸大海。當時,潮人傾城而出,人山人海,鴉雀無聲,只聽韓愈嚴厲宣布:“鱷魚!鱷魚!韓愈奉天子命到這裡來做刺史,是為的保土庇民。你們卻在此禍害百姓。如今姑念你們無知,不加懲處,只限你們在三天之內,帶同族類出海,三天不走就五天走,五天不走就七天走,七天不走,便要嚴懲不貽”。說畢,將祭文焚化連同豬羊投入溪中,拜祭鱷魚。相傳,當日拜祭了鱷魚,晚上惡溪驟起暴風雨,雷鳴電閃;不過數日,溪水盡退,鱷魚不得不遷徙去五六里的大海。由此,把因鱷魚作惡而得名的惡溪隨人意願改為“意溪”。這祭鱷的地方叫“韓埔”;渡口叫“鱷渡”,鱷溪自此稱為“韓江”。
韓愈在潮州治鱷的傳說傳遍了神州的大江南北,傳遍了華廈的三山五嶽,傳遍了九州的大地天宇。他的名字和他的功績深深地銘記在人們的心坎里,印記在中華的史冊上。正是“到官才八月,潮平鱷渚,至今香火遍瀛州”和“江山喜姓韓”。
美食
潮州小食和潮州菜,都同屬於潮州飲食文化的內容,它們的關係是極其密切的。比如潮菜筵席,從古到今,都要上—二款潮州小食作為配桌點心。這些小食,可以是甜點,也可以是鹹點,諸如肖米、水晶包、鼠曲粿、菜頭粿……這些潮州傳統小食,經常是潮菜筵席上見到的美點。如果一桌地道的潮菜筵席,沒有一二款潮州小食作為陪襯,必定會黯然失色,失卻不少的潮州風味。其次,有相當一部分的潮州小食,從某個角度看,它可以說是一道潮州菜,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它又是一款地道的潮州。
小食。如潮州的牛肉丸,它往往是潮菜筵席上的—道湯菜,但它更是潮州地區大街小巷小食攤上的一款傳統小食。最後,還有更重要一點的是,潮州小食和潮州菜,它們在烹製方法上,都有許多共同的地方,比如都要用到炸、炒、蒸、煎等烹調方法,都要用到勾芡、調味等技藝。因此,在潮州菜發展的歷史上,有許多潮菜名廚,同時也是製作潮州小食的高手。例如一代潮菜名廚朱彪初師傅,20世紀70年代在廣州華僑大廈任主廚時,他親自製作的潮州小食,如水晶包、鼠曲粿等,十分精巧雅致,據說一些日本朋友品嘗後相當喜歡,臨回國時還特別要求朱師傅再重新製作一些,包裝後帶回日本東京。潮州菜初步形成於宋代期間,因為這個時期,潮州地區的經濟、文化,都已經具備了潮州菜形成的歷史條件,潮州菜已經形成一個初具規模的體系,即有一定的烹調方法,也產生了一批代表菜。而潮州小食的初步形成,根據一些歷史資料,我們說應該是在唐代,也即是比潮州菜初步形成略早一些。
潮州小食的產生,它所以會比潮州菜更早一點,主要是因為潮州小食在製作技術、原料要求上,都沒有潮州菜那么高和複雜。潮州小食來自於民間,大都是潮州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將自己日常食用的五穀雜糧食物,根據自己的愛好口味,製成各種各樣的小食品。製作這些小食品的方法,由於人們的不斷總結,也日臻完善,於是當社會發展到一定水平的時候,在民眾中,便出現了一批具有特定製作方法,有特色的大眾化小食品,這就是潮州小食的初步形成。
相臨景點
·開元寺
·牌坊街
·西湖公園
·鳳凰山風景區
·泰佛殿
·廣濟門城樓
·濱江長廊
·韓文公祠
·北閣佛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