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河集分水閘

根據“蓄泄兼籌”的治淮方針,1951年初修建潤河集分水閘。

簡介

根據“蓄泄兼籌”的治淮方針,安徽省利用淮河中游兩岸的湖泊窪地興建蓄洪工程,以攔蓄淮河乾、支流洪水。

詳情

1951年初修建潤河集分水閘,利用城西湖控制蓄洪。是年7月,潤河集工程完成後,又陸續建成了城東湖、窪、瓦埠湖等控制蓄洪工程。1954年大水,檢驗了原計畫中游蓄洪工程的設計防洪標準太低。大水後,進行淮河流域規劃,確定淮河上中游除完成山谷水庫外,中游洪水控制採取建臨淮崗水庫方案,加高加固淮河幹流堤防,使中游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1958年始建臨淮崗,拆除潤河集分水閘工程。1962年臨淮崗停建,使城西湖蓄洪區失去進洪控制。1969年10月,國務院治淮規劃第一次會議上確定續建臨淮崗工程;1971年至1985年治淮規劃小組給國務院並周總理的報告,以及兩次國務院治淮會議後水利電力部給國務院的《關於淮河治理規劃的報告》,均明確認定採用臨淮崗方案,使淮河中游的防洪標準提高到百年一遇,但至今仍未續建,淮河中游仍無控制特大洪水的工程。

一、潤河集分水閘工程

1950年大水後,是年10月,華東水利部和淮河水利工程總局組織淮河中游查勘,查勘後擬定的計畫是,淮河中游蓄洪工程的控制樞紐建在廟台集與臨淮崗間,即廟台蓄洪工程方案。由於工程規模大,非一時所能完成,擬先在城西湖王截流和城東湖做草壩臨時扒口進洪,進行半控制;其餘河窪地、潤河窪地、邱家湖、姜家湖、唐垛湖、孟家湖等湖泊窪地自然滯洪。這樣,按1950年洪水演算,正陽關下泄洪水流量仍達8500立方米每秒。1951年初審查規劃時,決定採用水利部蘇聯顧問布可夫提出的在潤河集建分水閘的方案,並在城東湖口築閘控制,使城西湖和城東湖成為完全控制的蓄洪工程,河窪地亦有相當的控制,使淮河正陽關下泄流量從原來的8500減少到6500立方米每秒,與淮河幹流正陽關安全下泄6500立方米每秒的計畫相符合。在分水閘設計方法上,也接受布可夫介紹的不打基樁和板樁的經驗,從而加快施工進度,達到汛前發揮作用的要求。

潤河集分水閘樞紐工程位於正陽關上游潤河集,工程包括城西湖進湖閘、攔河閘、固定河床。控制蓄洪區包括城西湖、河窪地、潤河窪地以及樞紐以上的河道、窪地等。1951年規劃時,淮河中游洪水控制研究了民國20和1950年兩次洪水,並以1950年洪水作為設計標準。按上游蓄水工程完成後的洪水來量,進行湖泊蓄洪演算得出正陽關以上湖泊窪地蓄洪量共72.7億立方米。其中城西湖控制最高蓄洪水位26.5米,容蓄量28.7億立方米;城東湖最高蓄洪水位24.5米,容蓄量10.9億立方米;河窪地、谷河窪地和潤河窪地最高洪水位27.5和27.1米,不完全控制的容蓄量21.5億立方米;潤河集以下的邱、姜、唐、孟四個湖窪不能控制,滯洪量11.6億立方米。淮河幹流各地最大流量和最高洪水位為:洪河口最大計畫來量6450立方米每秒;南照集6800立方米每秒,水位27.42米;潤河集分水閘上最高水位27.1米,城西湖最大進洪流量3000立方米每秒,固定河床限制最大泄量3500立方米每秒,通過攔河閘控制,使正陽關最大下泄流量不超過6500立方米每秒,相應正陽關最高洪水位24.4米。

潤河集分水閘樞紐工程於1951年2月開工興建,施工中克服了物質、技術條件的困難,全部依靠國內的器材,在不到4個月的施工時間內,完成土方2000多萬立方米,鋼筋混凝土2.4萬立方米,砌石7.3萬立方米的工程量,終於在汛前7月竣工。

潤河集建閘後,枯水期通航有困難,洪水時期也要停航,故於1952年12月至1953年8月在左岸建成潤河集船閘。

1954年淮河流域發生特大洪水,大大超過1950年洪水的設計標準。7月7日8時在淮河水位27.1米、城西湖內水位22.0米時開進湖閘蓄洪。進洪後發現靜水池遭損壞,閘門啟閉的油壓管破裂。為保護閘身安全,關閉進湖閘,並於10日在潤河集下游陳郢子附近南灘扒口分洪入城西湖。汛後對潤河集分水閘工程損壞情況進行檢查和分析,並予加固。1955年淮河流域規劃後,選定淮河中游控制洪水採用臨淮崗水庫方案。1958年興建臨淮崗工程時拆除了潤河集分水閘工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