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背景
建國前,淮河中游幹流河道整治問題一直未被重視,也無切實可行的統一規劃。民國20年(1931年)的《導淮工程計畫》中,首次提出:“淮河中游幹線,舍築堤防洪外無他法。淮河自洪河口下至雙溝,俱設堅固有律之堤。淮河本身彎曲太甚者應裁直,橫斷面太狹處須拓寬,蚌埠津浦鐵路須添造橋孔,以利宣洩。”計畫中提出兩岸的堤距為:洪河口至雙溝間各段分別為2~4公里。根據1921年洪水資料,估算了淮河中游的洪水流量。這個計畫在1931年大水後,結合救災工賑,只做了部分堤防工程。1950年大水後,按照“蓄泄兼籌”的治淮方針,進行上、中、下游統籌規劃。山區建水庫,利用沿河湖窪開闢行蓄洪區,修築不同標準的堤防,整治河道擴大泄量。經過近40年的建設,初步形成了蓄泄並重的中游幹流防洪工程體系。
1951年初修建潤河集分水閘,利用城西湖控制蓄洪。是年7月,潤河集工程完成後,又陸續建成了城東湖、窪、瓦埠湖等控制蓄洪工程。
蓄洪區域
蓄洪區域為安徽省六安市的霍邱縣城西湖,為淮河中游最大的湖泊,集水面積1774平方公里,湖底高程18.5米,當水位19米時,蓄水面積162平方公里,蓄水0.9億立方米;水位達27米時,蓄水面積548平方公里,蓄水32.1億立方米。
主體工程
圈堤工程
蓄洪大堤,西起王截流,東至任家溝,全長37.2公里,基本上循舊堤加高培厚,其中,插戶台孜至鸚歌窩及潤河集分水閘上下游銜接段作稍大退建,堤頂寬8米,堤頂高程28米至27.5米。由阜南潁上、六安、霍邱三個治淮總隊民工101627人,於1951年3月4日起施工,5月25日完成,共做土方6029782立方米。1952年,在蓄洪大堤莫腦子、陳湖嘴、殷截流、李台孜、周台孜、龍窩壩、龍祠店、馬截流等8處做塊石護坡。1954年,淮河大水,蓄洪大堤多處決口,汛後全線加高1米,南灘缺口深塘退建。1958年,臨淮崗水庫工程興建,蓄洪大堤一度廢棄,臨湖面約3萬立方米塊石護坡全被拆除。1962年,臨淮崗水庫工程停建,蓄洪大堤又恢復作用。1965年,將封閉堤延伸至深孔閘北側與攔河壩連線。1968年淮河大水,蓄洪大堤決口,河堤崩塌嚴重;汛後全面培修,頂寬加至8米;原新河至任家溝段因開挖深孔閘引河而剷除,下格堤廢棄,故蓄洪大堤從王截流經鸚歌窩、汪集、新河口至臨淮崗封閉,全線增長至38.4公里。1974年至1983年,用塊石63598立方米,在蓄洪大堤上做塊石護坡12處和護岸8處,總長13050米,做土方40.07萬立方米,加固險段22處。1984年,蓄洪大堤高程為29.26—28.4米。
上格堤,是臨王窪地與城西湖的隔堤。1951年,開闢城西湖蓄洪區時,南從薛家塝退建至逸橋涵,北至王截流與蓄洪大堤連線,全長5.06公里,堤壩高程27.5米,頂寬4米。由阜南、潁上總隊民工20578人施工,1951年3月15日開工,同年4月13日完工,做土方760755立方米。1953年堤頂加高至28米,頂寬8米,並將堤線延長至周集,增長0.24公里。1954年特大洪水,全段漫堤,決口5處,次年修復。1968年7月大水後復堤,堤頂加高到29米;堤頂寬度,除大成湖缺口退建處為6米外,其餘包括莊台在內,均為20米。1971年,城西湖進洪閘始建,在堤頂鋪築泥石汽車路面。1982年淮河大水,城西湖閘上水位高達28.28米時,7月25日安徽省防汛指揮部曾下令突擊將上格堤加高2米,因阻力大,取土難,直到洪水下落,仍未能按要求標準完成。原大涵堵口段深塘填方延至1983年7月20日,由安徽省水利廳水利建築公司機械回填,1984年1月6日完成,共做土方57690立方米。
下格堤,舊堤北起任家溝,南至陳湖嘴,系城西湖與姜家湖之間的隔堤。1951年城西湖大堤退建後,向南延至臨淮崗,全長4.35公里,堤頂高程27.5米,由霍邱縣治淮總隊34925人於1951年2月21日施工,同年5月21日完工,做土方1522095立方米。1958年興建臨淮崗水庫,下格堤失去作用而拆除。
分水閘
原潤河集分水閘,其樞紐由進湖閘、攔河閘、固定河槽、攔河壩組成。當淮河幹流魯台子處流量超6500立方米/秒時,分水進城西湖。進湖閘6孔,最大進水流量3000立方米/秒。攔河閘9孔,設計最大流量2000立方米/秒。固定河槽為淨寬75米的混凝土河床,設計最大流量3500立方米/秒。攔河壩底寬120米。壩頂高程28米,頂寬10米。船閘閘室長90米,寬12米。1952年12月開工,1953年10月完工。1954年7月7日8時,進湖閘開閘進洪,閘下靜水池被沖毀,無法使用,遂於次日關閘。進洪閘關閉後,洪峰續漲,10日臨王堤段潰決,11日扒開蓄洪大堤進洪。當年冬至1955年汛前,進行加固。1958年,建臨淮崗水庫,潤河集樞紐工程建築物失去作用而拆除。臨淮崗水庫跨六安、阜陽兩個專區。樞紐工程由深孔閘、淺孔閘、船閘與攔河大壩組成。1958年冬,主要受益的阜陽專區組織8萬民工施工築堤,1959年冬,5X6.5米的10孔深孔閘竣工,轉入船閘施工。1960年春,深孔閘及其上下游引河完成通水,繼而轉入淺孔閘及攔河大壩施工。是時,民眾生活困難,工程經費短缺,延至1962年被迫停建。
進洪閘
城西湖進洪閘,潤河集分水閘樞紐工程拆除後,影響城西湖控制蓄洪,1971年10月至1972年7月30日,在霍邱縣王截流建成鋼筋混凝土城西湖進洪閘。閘為寬頂堰,高開敞式,設36孔,孔徑5X10米,閘底高程22米、閘門頂高程28.5米,閘東西堤頂高程29.5米,按五十年一遇率設計,百年一遇校核。設計閘上淮河水位27.71米,校核水位28米。進洪流量6000立方米/秒,校核6113立方米/秒,湖內蓄洪水位26.5米,相應蓄洪面積550平方公里,蓄洪量29.5億立方米。安徽省水利勘測設計院設計,六安地區城西湖進洪閘施工指揮部組織施工。計做土方185.5萬立方米,混凝土3.91萬立方米,石方8.2萬立方米,國家投資1246萬元。1975年8月至次年8月,城西湖閘進行加固。項目包括閘下靜水池末端的鋼筋混凝土板樁工程,導流堤延長,翼牆加固加高,上游護坦加固,東西導堤下防沖槽拋石,以及木面板閘門更換鋼面板閘門。城西湖閘建成、加固之後,雖遇1982年、1983年洪水,閘上水位都超過27.71米,均未啟用,尚未經受考驗。
排澇工程
民國時期,城西湖入淮口有任家溝、新河口兩處。分別由萬民閘和萬戶閘進行控制,萬戶閘毀於民國26年(1937年)洪水。建國後,1951年4月至11月改建萬民閘,設3孔,每孔寬4米、高4.7米,排城西湖21米高程以下14萬畝積水。1952年冬,閘上游長375米的引河拓寬至30米。1958年,建臨淮崗水庫,萬民閘失去作用拆除,1962年停建臨淮崗水庫,恢復城西湖蓄洪區,在深孔閘上游引河右岸蓄洪大壩上建新河口涵代替萬民閘。1963年冬,開挖臨淮崗泄水道,1964年汛前完成,汛後繼續開挖泄水閘引河。結合築圩,開挖周集至任家溝排水道。1965年春,改建臨淮崗深孔閘,作為城西湖排澇閘。同時,堵新引河,開挖深孔閘至七里嘴的排水道,底寬20米、底高程15~16.5米。至此,城西湖始有比較完全的自排系統。但城西湖閘進洪流量6000立方米/秒,而臨淮崗深孔閘的泄水流量僅為600—800立方米/秒,進、排流量懸殊太大問題尚待解決。
1999年2月,作為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的一部分,在城西湖下游建退水閘,工程於2004年4月竣工。城西湖退水閘工程等別為Ⅲ等,主要建築物為3級,共12孔,單孔淨寬5m,底板高程14.90m,設計退洪流量2000立方米/秒,反向進洪流量1400立方米/秒,排澇流量900立方米/秒,灌溉引水流量100立方米/秒。
莊台建設
城西湖蓄洪區內,原有居住人口較少。1953年9月淮委召開行蓄洪區代表會議後,決定在行蓄洪區修建莊台以保護民眾生命財產的安全。1953年冬,城西湖修建靠淮河邊的任家溝、陳咀子、趙台子莊台和陳郢子、汪集保莊圩,做土方111萬立方米;1954年又建湖心和蓄洪堤幫寬等莊台45處,做土方252.7萬立方米。此後,因規劃方案未定及莊台建設經費不足,決定先安排解決低標準行、蓄洪區的莊台建設,城西湖未再安排建築莊台。
工程效益
城西湖蓄洪區建成後,1954年和1968年兩次蓄洪。1954年最高蓄水位達27.82米,1968年最高蓄水位達27.56米,均大大超過原定的蓄洪水位。城西湖的兩次蓄洪,在洪水初期都起到蓄洪削峰緩解正陽關以下汛情的作用,但因設計標準過低、建築物工程質量等問題,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