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重規

潘重規

潘重規,1907年出生,安徽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2003年4月24日逝世於台北國泰醫院,享年97歲。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東北大學、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學、安徽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主任,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兼國文研究所所長,新加坡南洋大學中文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中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台灣文化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研究所所長、文學院院長,台灣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研究員等職,曾獲法國法蘭西學術院漢學茹蓮獎、韓國嶺南大學頒贈榮譽文學博士。

基本信息

學術貢獻

潘重規 潘重規

潘重規先生不僅在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地傳播黃侃學術思想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長期致力於黃侃學術的研究,先後在台灣和香港陸續出版了大量黃侃遺著和日記。台灣地區相繼成立訓詁學會、國學研究所,對黃侃學術研究一直沒有間斷。台灣柯淑齡博士在潘重規教授的指導下,對黃侃學術成就進行了綜合性研究,寫成以黃侃研究為題的博士論文。

獲得榮譽

1974年榮獲法國法蘭西學術院頒發的代表法國漢學最高成就的茹蓮獎(Julian Price),並被法國科學院敦煌學研究會聘為名譽會員;

1976年被韓國嶺南大學贈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1995年獲台灣當局行政院特頒的 “中華文化獎”;

2000年榮獲國家文物局特頒的“敦煌文物保護研究貢獻獎”。

相關信息

列寧格勒行

1973年8月8日薄寒的清晨,中國台灣敦煌學家潘重規在巴黎波舒機場匆匆登機,飛向了北海之濱的列寧格勒。五年前在“家裡”發現一批敦煌遺書曾讓他欣喜不已,而今他要前往列寧格勒,調查外界還不太清楚的列藏敦煌遺書,他盼望幸運之神能再次光顧他。

潘重規的此次列寧格勒行,並沒有和對方取得聯繫。他只是很早以前收到過列寧格勒亞洲民族研究所的敦煌學家孟列夫歡迎他去列寧格勒觀看敦煌寫本和《紅樓夢》抄本的信。但臨上飛機之前,卻沒能和孟列夫取得聯繫。潘重規說:“我在東方學會閉幕之後,寫信給他,告訴將乘八月八日班機飛列寧格勒,臨到起飛前夕,沒有得到一字回音。我茫然、悵然,最後抱著不顧一切的決心闖向前去。這是我啟程前夕時的心情。”

到達列寧格勒後,8月9日一大早,潘重規便急切地來到了列寧格勒亞洲民族研究所,然而讓他失望的是孟列夫離開列寧格勒外出度假去了。而這裡收藏的敦煌經卷和《紅樓夢》抄本被告知必須通過孟列夫才能看到。最後研究所的一位教授讓他第二天聽訊息。潘重規枯坐在旅館室內,憑窗遠眺,眼前沒有一寸認識的土地,沒有一個認識的人兒。寂寞難挨,無可奈何。第二天晚上,當從未出過國,卻能流暢地說漢語、寫中文的孟列夫出現在潘重規面前時,他立即興奮起來。然而,接下來的11日、12日是星期六和星期日,按例列寧格勒分所不上班。

回報母校

2007年,潘重規教授的女兒潘錦女士和女婿楊克平先生將其寓港圖書、手稿等5000餘件捐贈南京大學。其中線裝書270多種500多冊,涉及經史子集四大部類。又有潘先生多種著述的稿本及與各地學者往來的信札,是研究潘重規教授以及中國現代學術思想史的珍貴資料。南京大學於仙林校區杜廈圖書館設定“潘重規教授捐贈圖書特藏室”專門陳列。

敦煌學論著目錄

一、專著部分

敦煌詩經卷子研究論文集 香港新亞研究所印本 1970.09 294頁

唐寫文心雕龍殘本合校 香港新亞研究所印本 1970.09 專著 96頁;又 1975.12木鐸出版社〈文心雕龍論文集〉中轉載

瀛涯敦煌韻輯新編 香港新亞研究所印本  1972.01 611頁

瀛涯敦煌韻輯別錄 香港新亞研究所印本 1973.03 92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曾合兩書為編,景印行世 1974.06

列寧格勒十日記 學海出版社 1975.01 150頁 又:東大圖書公司 1993.08  233頁

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敦煌卷子(編) 豪華本6冊、普及本3冊 石門圖書公司 1976.12

敦煌雲謠集新書 石門圖書公司 1977.01 202頁 B5

敦煌俗字譜(主編) 石門圖書公司 1978.08 58+391頁 A3

敦煌唐碑三種(編) 石門圖書公司 1979.05 107頁 A3

龍龕手鑒新編 石門圖書公司 1980.10 443+226頁 又:北京中華書局影印

敦煌詞話 石門圖書公司 1981.03 117+95頁  B5

敦煌變文論輯(編) 石門圖書公司 1981.12 322頁

敦煌變文集新書(上、下)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 1983.07、 1984.01 1399頁 又:文津出版社 1994.12 1322頁

敦煌壇經新書 佛陀教育基金會 1994.08 284頁 B5

敦煌壇經新書附冊 佛陀教育基金會 1995.11 106頁 B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