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貞華

潘貞華

潘貞華,女,1967年.5月出生,199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學語文高級教師,上海市奉賢中學新疆部副主任。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潘貞華 潘貞華

潘貞華2003年進入奉賢中學,以滿腔的熱誠、創造性的教學獲得優異的教學成績。所獨自撰寫或參與研究的論文分獲全中國論文評比三等獎、市級論文三等獎、區級論文評比一等獎、三等獎。2007年開始執教新疆班,至今已近三年。教育教學中以平等和真誠打開每個學生的心門,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歷年來獲區榮譽稱號二次、區記大功兩次;獲區教育系統師德標兵、區十佳文明職工;兩次獲校“優秀黨員”、“崗位女標兵”等稱號。

人物特寫

潘貞華 潘貞華

潘貞華2006、2007年擔任新疆班班主任。對遠離父母的學生來說,她既是老師,又責無旁貸的肩負起他們父母責任。兩年來犧牲大量的休息時間與每一位學生溝通數次。關心學生生活,事無巨細,事必躬親,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學生的信賴。新疆班的學生來自於新疆不同的地、州,成績參差不齊,在沒有教材,又要夯實基礎、滲透高中知識情況下,研究適合內高學生學習的方法,重視學習薄弱學生的學習心理輔導,補缺補漏,進行了有效銜接。培養了一支出色、幹練的班幹部隊伍,營造了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在教育中注重德育滲透,通過軍訓、肉孜節、古爾邦節等系列活動,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勵學生為國家和民族的振興而發奮學習。所帶班級在校各類活動中分獲多種獎項,同時班級又獲區、校“先進班級”稱號。

潘貞華有希冀又有不安。工作中沒有經驗,自己摸索;學生生活、個性、處事方式不同與本地學生,溝通成了解決困難的橋樑。而愛是溝通的前提。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耐心、更細心、更有恆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因為環境的陌生、基礎薄弱,班中要強的男孩子面對墊底的成績幾次三番的要求退回新疆。潘貞華與他進行多次談心,分析考試差的原因,讓他在她面前大聲的哭,發泄心中的鬱悶、痛苦,給他安排學習的小助手。後來在階段考試中成績有所提高。於是一個挺有幽默感、還帶點孩子氣的、積極向上的男孩又出現了。十五六歲的孩子,第一次長時間遠離家鄉親人,失去了父母往日的關心、呵護,情感心理是複雜脆弱的。為了了解學生的心理,她採用寫日記的形式和他們進行心理對話,消除心理障礙。每天學生會非常關注日記,總是問:“老師日記改好了嗎?給我寫了什麼批語?”在傾心長談中,在每一天的日記中給予學生心靈的安慰,給予一顆滾燙的愛心。

潘貞華的一份細心更是愛學生的體現。氣溫變化,適時提醒衣服的添減;情緒的變化,及時發現學生內心的思想。班中有一個學生在日記中說:“我覺得從您接任這新疆班班主任到現在,關心我們的時間遠遠比你關心自己孩子的時間多,您把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到我們身上,了解我們的難處,關心我們的生活,這些都是您的愛護。在家我們可以叫自己的母親媽媽,而現在,在奉賢中學我更願意把您看成是我的媽媽!”看著學生的日記,她非常欣慰。只要播撒愛心,就一定會收穫快樂。她堅信所教的學生一定能成為新疆建設的主力軍,民族團結的棟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