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樂村

潘樂村

潘樂村隸屬雲南省德宏州隴川縣戶撒鄉,現有農戶328戶,海拔1380米,年平均氣溫16.1℃。主要種植草果等經濟林果,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09萬元,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43萬元。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 該村建有國小1所,多年以來,我村積極組織新農村建設,總投資218萬元。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大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優質稻及優質油菜,擴大種植規模。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潘樂村隸屬雲南省德宏州隴川縣戶撒鄉,地處戶撒鄉東北邊,距戶撒鄉政府所在地5公里,到鄉道路為土
村莊一角
路,交通方便,距縣城章鳳47公里。東鄰清平鄉,南鄰戶早,西鄰朗光、芒捧,北鄰清平鄉。轄1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28戶,有鄉村人口1577人,其中農業人口1577人,勞動力110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50人。全村國土面積4.34平方公里,海拔1380米,年平均氣溫16.1℃,年降水量2053毫米,適合種植優質稻、草果等農作物。有耕地總面積5187.65畝(其中:水田3200畝,旱地1987.65畝),人均耕地3.29畝,主要種植優質稻等作物;擁有林地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畝,主要種植草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0畝,其中養殖面積1畝;草地0畝;荒山荒地0畝,其他面積237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3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大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優質稻及優質油菜,擴大種植規模。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面積5187.65畝,人均耕地3.29畝,林地 畝。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0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58萬元,占總收入的63%;畜牧業收入88萬元,占總收入的
油菜
2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81頭,肉牛90頭,肉羊0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00%;林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1%;第二、三產業收入9萬元,占總收入的2.3%;工資性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4%。農民人均純收入183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糧食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50人(占勞動力的14%),在省內務工0人,到省外務工150人。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4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243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4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6000元(人均3.8元),一事一議籌勞2117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萬元,有固定資產15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已成立民主理財小組,加強農村財務管理,並定期以張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開展村務財務公開。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45戶通自來水(占農戶總數的45.89%),有74戶飲用井水,有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
民族活動室
316戶通電,有15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5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50.32%和50.32%);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1戶(分別占總數的27.85%和19.3%)。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水泥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公里,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農用運輸車2輛,拖拉機48輛,機車157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244.6畝,有效灌溉率為51.1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畝。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1戶。全村有8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0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0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8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4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55萬元,占總收入的63%;畜牧業收入179.1萬元,占總收入的2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70頭,肉牛101頭,肉羊0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00%;林業收入7.34萬元,占總收入的1%;第二、三產業收入64萬元,占總收入的2.3%;工資性收入16萬元,占總收入的4%。農民人均純收入255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糧食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60人(占勞動力的14%),在省內務工0人,到省外務工16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10年種植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5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3%。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優質稻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優質稻、草果產業。
優質水稻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36戶,共有鄉村人口1577人,其中男性778人,女性799人。其中農業人口1577人,勞動力1101人。該村以漢族、阿昌族為主(是漢族、阿昌族混居地),其中漢族7人,阿昌族1550人,其它民族20人。
到目前,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占人口總數的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77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16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76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0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0個,人畜混居的農戶250戶,占農戶總數的79.11%。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492平方米,擁有教師9人,在校學生174人,距離戶撒中學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69人,其中小學生174人,中學生85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財務收支情況。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4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243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4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30000元(人均19元),一事一議籌勞2117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8萬元,有固定資產16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已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財務。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4人,少數民族黨員34人,其中男黨員32人、女黨員2人。 村委會由熊代(書記)、熊金和(主任)、喃天朝(副主任)組成,下設戶勐、芒朽、芒板、小芒別、大芒別、江蚌、芒俄、姐別、芒孔、芒旦等10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8人。

人文地理

潘樂村現有農戶336戶,共有鄉村人口1577人,其中男性778人,女性799人。其中農業人口1577人,勞動力1101人。該村以漢族、阿昌族為主(是漢族、阿昌族混居地),其中漢族7人,阿昌族1550人,其它民族20人。每年三月份的“阿露窩羅”節是阿昌族的隆重節日,風味小吃過手米線深受附近各民族的喜愛。芒旦擺場是阿昌族民間活動聚集的重要場所,他們跳的象腳甩鼓聲勢奪人。阿昌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阿昌族雖沒有文字,但有動聽的神話、傳說、故事、寓言,抒情的民歌、貼近生活的舞蹈。《遮帕麻與遮米麻》是阿昌族人民最具代表性的口頭文學巨著。阿昌族不泛能工巧匠,他們善於繪畫、雕刻、刺繡、染織、打刀、銀器製作等,戶撒刀具鍛造技藝已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阿昌族信奉佛教,主要節日有阿露窩羅節、火把節、潑水節。阿昌族的樂器有洞簫、葫蘆蕭、三月蕭、竹笛、二胡、三弦、象腳鼓、芒鑼等。阿昌族人民參加了震驚中外的抗擊英國殖民主義者入侵我國邊疆的"馬嘉理事件" 沉重打擊了殖民主義者的陰謀和野心。1942年,面對日本侵略,阿昌族人民和當地各族人民奮起抵抗,並支援和配合抗日游擊隊與日軍作戰,機智勇敢地打擊了敵人。

新農村建設

多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我村積極組織新農村建設,總投資218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田基礎設施滯後,產業單一,農民學科技用科技困難,交通不便,農產品運輸及農民出行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大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優質稻及優質油菜,擴大種植規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