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振中

潘振中

潘振中(振原作震),筆名雨辰、芒種、萍蹤、潘江、容兒。 男,漢族,祖籍蘇州,1949年6月出生於海濱城市東台。文化學者、散文作家、藝術理論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江南大學書畫研究所研究員。屬於天馬行空、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人。“躲進小樓成一統”,靜心治學,心無旁騖,跋涉書山學海,“舞文弄墨”,陶情冶趣。書畫無門無派,隨心所欲,花鳥人物、正草隸篆,自娛自樂而已。

基本信息

潘振中(振原作震),筆名雨辰、芒種、萍蹤、潘江、容兒。
男,漢族,祖籍蘇州,1949年6月出生於海濱城市東台。
文化學者、散文作家、藝術理論家。
1968年下鄉當農民,1969年開始當教師,至今40餘年,中學高級教師。畢業於揚州師範學院中文系,上世紀80年代對比文化研究生。教學之餘,致力於文字訓詁學研究。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情有獨鍾,幼承家教,熱愛中國書畫,教學之餘,研習筆墨,並從事書畫理論研究,出版有《無錫書畫》(合署),也寫作散文與舊體詩詞、楹聯。參加過馮其庸主編的《中國藝術百科辭典》以及香港大學《音樂風流》和叢書《無錫藝術60年》等的編纂。2009年將散見於報刊的文章編為三卷:《思 路花雨》(散文)、《學海探驪》(學術)、《自說字畫》(書畫)。
其書論別出心裁,常為海外專業雜誌轉載。曾多次應邀電台、電視主持傳統文化節目。書畫作品或署“雁廬”。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江南大學書畫研究所研究員。屬於天馬行空、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人。“躲進小樓成一統”,靜心治學,心無旁騖,跋涉書山學海,“舞文弄墨”,陶情冶趣。書畫無門無派,隨心所欲,花鳥人物、正草隸篆,自娛自樂而已。
潘振中近著三種(2015年10月,鳳凰出版社出版)
1)《先秦文字與書法》
該書的主要內容:契刻在甲骨上的文字,鑄刻在青銅上上的文字,鐫刻在碣石上的文字,書寫在竹帛上的文字。這是一本普及古文字及其書法的讀物。作者對古文字有深入的研究,角度獨到,別具隻眼。闡述深入淺出,先講常識,再談臨摹,繼而創作,循序漸進。圖文並茂,非常直觀。特別是所臨的簡帛,腐蝕模糊之處,皆經過嚴密的考證,力求精準。附有“秦漢小篆”一章,一些內容發前人所未發,全書可視為一本簡明的《篆書學》。
2)《隸書學》
本書體制恢宏,資料豐富。除緒論外,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為隸書史。史料詳實,結構合理,評價公允。作為藝術的隸書,向來見仁見智,不乏偏激與盲目之論。本書作者立足傳統,不排斥“現代”,在傳統書法美學與現代書法美學之間,找到共通共融之處。從隸書的萌芽、流行、輝煌,到隸書的遺韻和復興,娓娓道來。對隸書的載體有詳盡的描述,而對漢代美學的論述,卻用了註疏的方法,使讀者直面第一手資料。
下編為隸書的臨摹與創作。傳統的所謂隸書,主要指漢碑。今天我們說漢隸,也包括了其他載體的隸書。特別是漢簡帛,成為一支強有力的生力軍。本書對西漢刻石有所論及,對銀雀山漢墓竹簡、馬王堆帛書、敦煌書信簡帛多是經過嚴密的考證而後落墨。在隸書創作上,本書也有獨到的見解,當然,其作品也非泛泛者可望其項背。
3)《朱白韻律》
作者從報刊雜誌和出版的書籍以及個人的收藏,收集到好友劉鐵平一百餘方閒章(以及肖形印),並逐一點評,臧否得失。此法古已有之,但做成一本書,實為印壇之權輿。





【相關連結】

【哈爾濱出版社:教育風景線】
【無錫工人雜誌·春申薰風】
【無錫日報·書海泛舟】
【江南晚報·二泉月】
無錫商報·未來主人】
【中國散文家大辭典】
哈爾濱出版社:《教育風景線·教育風采篇》(1999年)記者陳海蘭:
為了兒童心靈迸發智慧的火花
——記華晶國小潘振中老師
潘振中,原籍古城姑蘇,1949年出生於海濱小城東台。“老三屆”,畢業於揚州師範學院中文系。對比文化研究生。教學之餘,主攻文字訓詁學,旁及中國傳統文化。曾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海外亦多有轉載。閒暇之際,涉足中國書畫藝術及其理論,頗有成就,時有散文、隨筆見諸報端。
1983年,調入中國華晶電子集團公司職工子弟國小當語文教師,現任中學高級教師。近年來,轉向國小教育與教學研究。並在《中國教育報》、《國小語文教師》、《教師之友》等發表論文十餘篇。
他主張“非模式教學”。認為模式的本質是一種形式。所謂非模式教學即課堂教學不採用固定的模式,而是根據課堂教學時其情、其境、其人、其事,隨機應變,採取相應的教法。他認為授受雙方,實際上是情感與信息的交流,他崇尚教學活動的“自然”與“自由”。他從控制論的原理出發,將學生的思維看作是一個“黑箱”。課堂教學的目的在於逐步將黑箱變為灰箱,灰箱變為白箱。因此,他尤為重視課堂教學的過程。他通常首先向學生灌輸一定量的知識,通過察言觀色分析學生接受的程度。根據學生的表情和體態語言再灌輸一定量的知識,如此反覆數次,讓學生處於躍躍欲試的亢奮狀態。通過交流,了解學生思維的狀態。如此循環,步步推進,即通過“輸入——輸出”的方法水到渠成地完成某個教學環節。他認為一個教學過程,就是一種思維方法。學生在課堂上應當得到完整的思維過程,而不是一個簡單的結論。掌握了整個思維的過程,也就掌握了學習的方法。他堅持國小語文教學應該歸根於漢語的特點。他認為漢語最顯著的特點在於文字以形傳意,造句多“意合”而少規則。因此,教學方法應當“中法為體,西法為用”。在語文教學中,他以“文”為主,以“語”為輔。立足“文字”,進而“文章”,捎帶“文學”。他善於將文學知識化難為易,深入淺出地帶進國小課堂,使學生的基本功尤為紮實。到了高年級,每個學生都能相當熟練地使用字典和詞典,增強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他在教學中採取“聽、讀、想、說、寫一體化”,以“想”為核心的方法。“想”是發現和創造的基礎,是一種能力——綜合分析的能力,比較的能力,聯想、想像、幻想的能力。聽和讀的目的是為了說和寫,而想則是其中的契機。他將發展學生的思維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他認為兒童的思維有兩個特點:其一是“漫流式”,缺少指向性,呈現散點分布;其二是“斷續式”,呈現遺漏某些環節的跳躍。表現為連詞不成句,積句無中心。因此,最佳化課堂教學必須首先最佳化學生的思維。實踐中,他注重對學生疏導與啟發。疏導使學生“漫流”與“斷續”的思維歸於指向和暢通,啟發使學生的思維噴涌與發散。他常常精心設定問題情境,以疑問開路,在平常處設問,於無疑處生疑,激活學生的求知興趣與欲望,讓學生的思想火花不斷閃現。
近年他對兒童心理學,特別是創造心理學多有研究。他將整個教學過程建築在心理學的基礎之上。他平時極為重視積累教學資料,加以梳理分析。他以為普通心理學只是提供了一般的心理學常識,在實際教學中,每個兒童的心理狀態卻是千差萬別的。教育者正是通過掌握兒童的這種差異性因材施教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他在教學中比較推崇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高難度,高速度”的教學方法,他常常將教學內容由易到難設計成“音階式”。讓每個學生儘自己的努力達到某個高點,就像音樂中從“1”到“7”,能唱多高就唱多高,即使唱不到某個音高,但可以聽懂。同時,他也善於根據學生的特點,運用“剝筍”和“墨漬”的方法,個別輔導學生,使他們揚長避短,各得其所。他認為創新教育是高層次的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主戰場是課堂,課堂的創造教育,集中體現了創新教育的過程,而創造思維,則是創造教育的槓桿。他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引導和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通過“發散——聚合——發散——聚合”,多次反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升華,潛力得到發揮。教學中他頗為注重“再造想像”——再現事物發展的過程,他認為這是兒童創造思維的基礎。他發現兒童的創造想像具有“萬花筒”現象或“魔方”現象,因此,他常常提供給學生知識的“碎片”和“方塊”。他將創造型教學活動的本質看成是學生髮展的過程,教師應當根據學生髮展的要求隨時調整與更新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求知與發展的需求,不必以一知半識為得失,著眼於滿足和發展兒童的好奇心、求知慾,培養兒童的探索精神。讓教師的“星火”使學生的智慧“燎原”。
當兒童教育專家,是他的宿願;
甘於寂寞,是他的人生格言。
【無錫工人雜誌·春申薰風】記者宗義:
嘯傲江南一書生

他挾著黃海奔騰不息的豪情,融貫太湖鍾靈毓慧的秀氣,瀟灑、幽默,才氣橫溢。“老三屆”出身的他,
在一所國小任專職書畫教師,數十年粉筆生涯對他來說正是現實生活的幽默,泰然置之而安貧樂道。他就是文字訓詁學家——潘振中。
潘振中研究的是中國傳統文化,過去稱之為“國學”,“現代派”視之為“老古董”,今天恐怕四五十歲以下的人對這個名詞也甚是陌生。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其實,傳統文化仍然或多或少地影響著今天每一個人。他在1988年發表的《甲金文義符“□”蠡測》提出了一條嶄新的治學途徑。在考釋古文字方法上,歷來運用傳統的訓詁學的方法。以單字為中心,以古文字的形音義作比較研究和綜合分析,是識讀或者考釋古文字的基本方法,直到70年代末期,研究古文字的方法論始終沒有突破。1981年四川大學教授徐中舒在《漢語古文字字形表》的序言中提出應把相關的字聯繫起來對字形進行科學研究的意見,受到學術界的普遍肯定。這種縱向考釋方法,從古文字的動態方面提出了一條新的研究思路。潘振中的研究方法是從橫的方向,從古文字的靜態方面考察古文字,運用系統論的某些原理,來研究一系列的相關的古文字。比如古文字中的形聲字“高”、“唐”、“吳”、“魯”、“君”等。它們中的義符“口”從漢代許慎《說文解字》開始,一直沒有滿意的解釋。潘振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作出了正確的答案。在研究古文字的方法上,他和徐中舒教授相輔相成。這幾年,他利用節假日撰寫的《常用甲金文字典》,今年將由炎黃書社出版。
潘振中1992年發表的《試論漢語屈折》可以說是近年來國內首先有系統的研究漢語屈折現象的學術論文。他認為歷史上漢語的屈折現象是極其豐富的。由於漢語的語言與文字在發展過程中並不“同步”,隨著時間的
推衍,語言與文字之間發生錯綜複雜的關係,加上方塊字“以形傳意”,大量的漢語屈折現象被掩蓋和忽視了。他爬羅剔抉,披沙淘金,潛心研究。這項研究涉及到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向來被視為“絕學”,可見其難度之大。
1991年,潘振中說他是“跑龍套”的。在教學之餘,他埋頭研究書法理論,在短短的兩年多時間內,將文史與書藝融會貫通,開闢了一條書法理論研究的新路。引起海內外重視。他的論文《試論<瘞鶴銘>》,將鎮江焦山《瘞鶴銘》殘石拓本拼接,用
“自證”的方法,首次考證了《瘞鶴銘》的時代,解決了一千多年來懸而未決的問題。該文一發表,台灣《書友》雜誌立即轉載,之後,台灣學者邢祖援先生撰文予以高度評價:“……論據至詳,使讀者對此銘有較深刻之認識,若干過去所存疑點,亦有茅塞頓開之感。”他的書學論文普及與提高並重,文史與書藝結合,不止一次為海外雜誌所轉載,目前,受兩家出版社之約,和劉鐵平一起撰寫書論專著和楹聯專著。
潘振中近年來發表的關於語言文字,文物考古,文史書法等方面的學術文章數十篇,他的舊體詩和散文也做得不錯,且通書畫篆刻之道,善寫小楷,長於篆隸。
【無錫日報·書海泛舟】1992年12月26日著名學者書法家劉鐵平:
“書痴”潘振中
潘振中先生是一位自甘寒窗苦讀的學者,他迷戀於書,痴情於書。古今中外、經史子集、九教三流,皆無例外。他認為讀書使人聰明,使人充實,使人崇高,使人愉悅,讀書本身就是一種價值。
兩年前與振中先生邂逅。之後他寄來兩篇剛發表不久的論文。一篇是《試論我國印章起源於宗教》,刊登在《中國文物報》上;一篇是《甲金文字義符“口”蠡測》,刊登在《中國文物報》學術專刊《文物研究》上。我猜想他寄這兩篇的原因是與我的職業相關。從《試論》一文可以看到振中先生深厚的古典文學功底以及文物考古知識和文化人類學知識。而《蠡測》一文則是以一種嶄新的方法研究甲骨文和金文的。以後交往頻繁,我才知道,他除了喜歡文史哲外,特別喜歡文物考古,最有成就的是文字學和訓詁學,即所謂國小。他的研究成果已被學術界重視,一些論文已發表於某些高校學報。
雖然他在文字訓詁、文物考古、語言邏輯、古典文學方面都有文章發表過,但是我發現他並不喜歡寫文章。他說他寫文章大部分只是想檢驗一下讀書的成果。有的是“拗氣”寫文章。他曾跟我講過一個笑話:一次,夫婦二人吃餛飩,他說,無錫所謂餛飩實際上是餃子,而餃子才是餛飩。他愛人說他“瞎七搭八”,兩人爭得面紅耳赤。振中先生負氣連夜奮筆一篇考證文章,不久發表在《中國烹飪》雜誌上。他說,有時候動筆也是受朋友之託。即將面世的一部大型古代名人辭典,就有振中先生應邀撰寫的若干辭條。
振中先生自幼受其父影響,耳濡目染,深諳書畫篆刻之道,尤長於理論。我們經常清茶一杯,海闊天空,胡吹亂侃,有得意之處,便寫成文字。有時我執筆,有時他執筆,近兩年來竟發表了幾萬字。他治學嚴謹,1983年,某學報準備發表他的一篇研究《詩經·伐檀》的論文,結果他認為尚欠火候,抽回了稿子。十年來,資料已經積了厚厚一疊,他說現在離成文還為時尚早。
振中先生畢業於揚州師院中文系,後又攻讀過兩年研究班。目前他正與友人合作,撰寫古文字方面的著作。他希望在古老而神秘的甲骨文金文與藝術之間架起一座橋樑,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這一燦爛的傳統文化。
他現在華晶電子集團公司國小當書法美術教師,我們常惋惜他少有用武之地。然而他卻坦然:這份差事總得有人乾。
【江南晚報·二泉月】2007年10月21日著名學者書法家鐵平:
學 海 釣 徒

前幾天,潘振中先生托我為他治一方印:“三明台文集”。三明台是他的“書齋”——陽台而已。他有一篇《三明台記》,說陽台三面皆明,且讀書要眼明、耳明、心明,故稱三明台。他在臨近耳順之年,將在報刊雜誌上發表的文章結集成文集。隔幾天又請我為他題寫《學海探驪》、《書畫縱論》、《思路花雨》三個書名,準備分門別類整理成冊。
我一直視振中先生為“隱者”:兩耳不聞窗外事,靜心治學,心無旁騖,學海獨釣,文苑清談。約摸上世紀90年代初,在書畫院偶與教育學院徐興華教授閒聊,無意中談到潘振中,我很奇怪地問徐先生怎么會認識他。徐先生不知道我和振中先生的關係,反問道:“你難道比我還熟悉他?”原來振中先生在學院的學報上發表過關於“同源詞素複合詞”的論文,又有一篇關於“漢語屈折”的論文將要發表。據說,這個問題極少有專家系統研究過。言談中,徐先生還講了一個笑話:因為振中先生的論文是研究古代漢語的,其中有些內容頗為艱深,徐先生約請他來談談“二審”、“三審”的事。一天下午,徐先生正在整理資料,突然進來一個農村衣著的年輕人,說是來找他,徐先生疑惑不解地問:“你找我乾什麼啊?”當振中先生說明來意,徐先生連聲道歉說:“我還以為你是六十來歲的老先生哩。”
大概是上世紀80年代,振中先生對文字、訓詁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文字、訓詁、音韻過去並稱為“國小”,它是研究“國學”的基礎,不通國小,則無以言國學。以後他又念“對比文化”研究生。他對甲骨文、金文很是痴迷。他像業餘偵探一樣,撥開籠罩在古文字上的迷霧,探求它們本來的面目。他喜歡另闢蹊徑,常常柳暗花明,頗有成果。與其他學者不同,他跋涉書山學海,主要是為了“自娛”,只是鑽進學術迷宮後再走出來,道一聲“原來如此!”並不著意著書立說,揚名立萬。他曾參加編纂馮其庸先生主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國藝術百科辭典》以及香港大學的《古樂風流》,我也是很遲才知道的。
十幾年前,他在學校教美術,倒也悠閒自在,我慫恿他和我一起做書法理論研究。他長於文史,又通書法——他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所以寫起來高屋建瓴,駕輕就熟,幾年間就有了十幾萬字。他的書學論文角度新穎,不落窠臼,為海外學者所重,不時收到海外專業雜誌轉載他論文的刊物。上世紀末,有人提出應當構建太湖畫派(或稱無錫畫派)理論,近年又有人從建設文化強市的角度舊事重提,但始終無人堪當此任。自去年振中先生和他人合作為“無錫文化叢書”寫了《無錫書畫》後,馬不停蹄研究“無錫畫派”,目前,已經發表了三篇論文,從理論上論證了“無錫畫派”。
他閒來也寫點散文、隨筆之類,至於詩詞、楹聯,在我熟悉的老先生當中,就少有人能與之比肩了。
他很“另類”,是個業餘的“雜家”,躲進小樓成一統,無論冬夏與春秋。他不屬於任何“門戶”或“學派”,我行我素,無師無徒,天馬行空,自由自在,學海一釣客,鉤沉古與今。
【無錫商報·未來主人】2010年2月25日華晶國小六(4)班胡昕:
我 喜 歡 的 老 師

有一個老師,總是喜歡和你打趣開玩笑;有一個老師總是可以相信你;有一個老師總是可以包容你無數次不小心犯下的錯……那是一個會在你的心中,有意無意留下一個高大身影的老師。那就是號稱“PANDA”的潘老師! 外貌篇 校園裡,他的身影總是那么的特別。白色的襯衫,黑褐色的馬甲,再配上一條寬鬆的褲子;黑色的頭髮里夾雜著幾根白髮;這種奇特的顏色組合成了潘老師最引人注目的標誌,不認識的人也許還會以為是從上世紀80年代不小心穿越過來的呢。當然,當我第一次見到潘老師的時候,也掛著這個問題到處去宣傳,當然,還鬧了一個不大不小但足以讓我揚名中外的笑話呢。 想當年我還是一個三年級的小不點兒時,是樣樣優秀,可就單單管不好自己的嘴巴。第一次和潘老師的“邂逅”,讓我永生難忘。那是在樓道里,我看見有一個“老伯伯”從我面前走過,手裡還有一個看起來就很沉的箱子。這時,被從小灌輸的要“攜老扶幼”的精神驅使下,我竟然說出了那么一段話:“伯伯,我來幫忙吧……”接下來,我就把這件“光榮事跡”傳到了整個班級的32隻耳朵里。但是——我完全轉錯了方向。因為,我發現站在講台上的語文老師和剛才的“老伯伯”有十二萬分的相似。說實話,那節課我都不知道是怎么的鈴聲……但是我能感覺到四周發出的笑聲……
這件事告訴我們千萬不要以貌取人!
聲音篇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也更加了解了潘老師。藉此機會,我可以再介紹一下潘老師的第二大特點,當然,這個顯著的特點完全可以讓我從人堆里找出目標——就是那副可以和“BIG BEN”抗衡的金嗓子!上課的時候,就算是坐在最後一排也不用為了聽不見講課內容而傷心,因為潘老師聲如洪鐘這件事可是人盡皆知的啊。他在大禮堂講話的時候可以不接麥克,簡單地說是不能接麥克,如果接了麥克,那就是有人歡喜有人憂。憂的是我們的耳朵,喜的是耳科醫院…… (註:誇張手法,小朋友們請勿當真。) 當然,人人都有另一面。就像潘老師的聲音也會有另外一面一樣。潘老師的耐心指數可以說是非常的高。如果你真的有什麼問題非得要到辦公室里解決的話,那就請進吧,放心,這是絕對安全的,因為我自己也“以身試法”過一次。 因為犯了一些“低級錯誤”,所以被老師召喚到辦公室里談話。我的心真的可以說是忐忑不安。但是,預料中的暴風雨卻沒有來臨,取而代之的卻是和煦的春雨。潘老師耐心地把道理都一條一條的講清楚,那是一種我從來沒有聽過的溫柔的聲音。 潘老師,我一生中曾經遇到過的,最貼心的老師。我想贈給他一首小詩: 四度春風化綢繆,幾番秋雨洗鴻溝。 黑髮積霜織日月,粉筆無言寫春秋。 蠶絲吐盡春未老,燭淚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來碩果滿神州。
【中國散文家大辭典·潘振中】詞條
潘振中(振原作震),筆名雨辰、芒種、萍蹤、潘江、容兒。男,漢族,祖籍蘇州,1949年6月出生於海濱城市東台。
是那個年代的“老三屆”,1968年下鄉當農民,1969年開始當教師,至今40餘年,中學高級教師。其間就讀於鹽城地區中學教師師資班(2年)、揚州師範學院中文系,對比文化研究生。致力於文字訓詁學研究,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發表學術論文。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情有獨鍾,幼承家學,熱愛中國書畫,教學之餘,研習筆墨,並從事書畫理論研究,出版有《無錫書畫》(合署),也寫作散文與舊體詩詞。參加過香港大學《音樂風流》、馮其庸主編的《中國藝術百科辭典》以及叢書《無錫藝術60年》等的編纂。2009年將散見於報刊的文章編為三卷:《思路花雨》(散文)、《學海探驪》(學術)、《自說字畫》(書畫)。
屬於天馬行空、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那種人。“躲進小樓成一統”,靜心治學,心無旁騖,跋涉書山學海,“舞文弄墨”,陶情冶趣、自娛自樂而已。是江南大學書畫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