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及甫

潘及甫(1012~1093年),字憲臣,北宋名賢,出生於北宋仁宗年間,江蘇泰興柴墟(今高港區口岸街道)人。 胡見其文章非同凡響,甚為器重,即為他補了學職,此後開始步入仕途。 晚年患上眼疾,不能閱讀,便命子侄讀給他聽,而且潘及甫整日端坐靜聽,毫無倦容。

潘及甫(1012~1093年),字憲臣,北宋名賢,出生於北宋仁宗年間,江蘇泰興柴墟(今高港區口岸街道)人。青年時,師從北宋理學先驅“宋初三先生”之一胡瑗學習經學。胡見其文章非同凡響,甚為器重,即為他補了學職,此後開始步入仕途。潘氏一門40年間共有八人中進士科,被稱為泰興“開科第一”。
北宋慶曆二年(1042年)登進士科,後歷任懷仁(今山西懷仁縣)縣尉,筠州(今江西高安縣)通判,分寧(今江西修水縣)、霍丘(今安徽霍丘縣)、壽春(今安徽壽縣)知縣,因有政聲,改任維秘書丞、楚王宮大學教授。在職期間,潘及甫嚴格立學,以身示範,要求王室成員知禮奉法,因而深得宋神宗讚許,於是被提升為屯田員外郎、江州(今江西九江市)通判,授左朝散郎。任內,興修水利,分寧縣因而改名“修水縣”;積極為家鄉做善事,濱江一帶遭水淹後,上書朝延減稅。歷任後即告老還鄉,繼續傳承胡瑗的教育思想,立學教人,在家鄉創辦潘家莊學塾。
潘及甫常以高尚志向激勵自己,並滲透顯露於文章、言行中。當時官員及後輩書生多奉其為楷模,樂與交往。對親族之中貧、寡、孤、幼者,他都能以恩德待人,收容撫慰。晚年患上眼疾,不能閱讀,便命子侄讀給他聽,而且潘及甫整日端坐靜聽,毫無倦容。謝世前一日,仍臥床聽讀《漢書》、《北周書》,並口授詩篇,分贈親友而終。死後葬口岸伏龍橋。著有《文集》30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