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漳平文廟,一座高大的石牌坊製作精良,正中3個黃色大字“欞星門”,越過欞星門便是泮池和狀元橋,圓形的石欄桿,平整的石板小徑,一泓碧波映襯著藍天白雲。朱漆木柱架構起三扇木門,正中央的門最為寬大,步入高高的門檻,一座精巧典雅的小院,地板全為石板鋪就,整齊劃一,兩邊兩排廊廡,中間石砌的一塊高台,沿石階徐行,高台周邊綠樹成蔭;花團錦簇,高台正中央一尊巨大的香爐正升起裊裊青煙,再往前一座大殿名為大成殿,這是文廟內最中央最高大的殿堂,石基木柱頂起重檐飛拱,歇山頂四角向上翹起,輕輕推開那高大的木門,頭頂上高懸著兩塊巨大的藍色牌匾,上書金色大字,一為“斯文在茲”,一為“萬世師表”。大殿正中一尊孔子坐像,他老人家一手握著經卷另一手伸出3個手指,高髻長袍慈眉善目,仿佛正給學生們上課呢。旁邊站立著他的4位高足,後面則是眾多弟子們。大成殿周邊立有數塊石碑,皆為當今著名書法家的手筆,有的書寫著孔子的名言警句,有的讚頌著孔子的豐功偉績。特點
按照大明王朝的規定,每個縣必須修建兩座廟,一為文廟一為武廟,文廟祭祀孔子,武廟祭祀關公。尤其是文廟,對它的建築規模、殿堂布局等皆有明文規定。如文廟必須建在縣衙旁邊,廟前為縣衙,廟後為縣學,為的是方便縣衙官員及縣學學生祭拜。漳平市位於閩西,龍巖市所轄的一個縣級市,漳平文廟始建於明朝成化七年(1471年),歷經數次修繕,又重新修建,坐北朝南,由欞星門、泮池、戟門、月台、廊廡及大成殿組成,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具有鮮明的地方建築特色,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漳平文廟就在市政府旁邊,從這個角度推斷,滄海桑田朝代更替,從明朝至今漳平市政府就沒挪過地方,一直在今天這個位置,因而文廟也一直伴隨在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