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月港是古代福建四大商港之一。明景泰到天啟年間(1450~1627年),月港從一個民間自由貿易港口發展成為我國東南沿海外貿中心,其興起到繁榮昌盛近200年。它與東南亞、印度支那半島以及朝鮮、琉球、日本等47個國家和地區有直接貿易往來,並以呂宋(菲律賓)為中轉,與歐美各國相互貿易,在我國外貿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月港一名“月泉港”,位於九龍江下游三角洲九龍江的出海口,今龍海縣海澄鎮。該處江面開闊,“外通海潮,內接山澗”,“一水中塹,環繞如偃月”,故名“月港”。
月港附近海域,古名“圭海”,蓋以海口圭嶼而得名。圭嶼又稱“雞嶼”、“龜嶼”,它屹立海中,是水路入漳的門戶。明萬曆元年(1573年)建塔於圭嶼,為港口標誌,後年久圮廢。月港西域是九龍江北溪、西溪交匯處“三叉河”,有滸茂、烏礁諸洲,水路分中港、北港、南港;東域港口圭嶼以外為廈門港,是月港海貿活動範圍,外有中左所(今廈門)、浯洲嶼(今金門),為港口海上屏障。
月港自然條件優越,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21℃~21.4℃。它屬強潮型河口內港,潮流為往複流半日潮淺海潮港。海潮由港口濠門(嶼仔尾)、海滄兩峽入,流分三脈:一脈入柳營江(江東橋),沿北溪上溯至龍津溪交匯處蓬洲頭,今河床淤淺,潮流影響僅抵郭坑;一脈入浮宮港,沿南溪上溯抵白水營止;一脈由月港入福河。沿西溪上溯繞漳州城南抵茶鋪,今河床淤淺,潮流影響僅抵薌城下游碧湖。每月初三、十八為大潮水。潮汐規律:“日潮大於春夏,夜潮大於秋冬,潮之極漲,常在春秋之中,濤之極大,常在朔望之後”。
月港水陸交通便利,經濟腹地廣闊,不僅包括九龍江流域,還可以延伸至汀州、贛南、湘南以及閩北、浙江、江淮等地。腹地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盛產糧食、水果,素有“魚米、花果之鄉”美譽。經濟作物有甘蔗、水果(荔枝、龍眼、柑桔、蜜柚、香蕉)、木棉、菸草、茶、花生、黃麻等,馳名中外。明代的礦冶、製糖、制茶、紡織、陶瓷、造紙、造船等手工業比較發達,尤以紡織為最。當時漳州產的天鵝絨、漳紗、漳緞、漳絨等,皆暢銷國內外市場。其他如鐵銅器、牙雕等手工藝品也是不可多得的外貿重要商品。
月港主航道西起普賢,沿南港順流往東,經海澄港口、大泥尾、圭嶼、中左所,由浯嶼擔門出海,而後分東西航線。普賢至圭嶼港道,長17公里。“此間水淺,商人發舶,必用小舟曳之,舶乃得行”。圭嶼至擔門航道,水深約30米。月港的停舶點,散布於北岸的嵩嶼、海滄、石美、玉洲、澳頭和南岸的嶼仔尾、海門島、浮宮、月港、石碼、福河以及港口外的大徑、卓岐、浯嶼和中左所等。主要港口是海澄月港,為當時海貿商品、進出口貨物的主要集散地。月港附近的玉洲、海滄、福河、石碼、浮宮、嶼仔尾、大徑、卓岐等多為“北船”(航行於溫、寧、滬、津)和“橫洋船”(川走台灣、澎湖)的停泊發船點。各處均有石砌小道頭,尤以月港碼頭最為密集,據遺址考察,僅月港溪尾不足1公里的海岸就設7個碼頭,其他尚有內港碼頭多處,皆為石砌坡式的小道頭。餉館碼頭在港口右側,民國9年(1920年)改建,今為海澄客運碼頭。容川碼頭在港口右側,明萬曆年間建,當時為大型碼頭,今為港口農運碼頭。 九龍江海口中左所(廈門)、浯洲嶼(金門)是月港洋船商舶進出門戶。元政府在中左所設嘉禾千戶所。明初,置守御千戶所;移永寧中、左兩所兵戍守,故稱“中左所”。浯洲嶼置水寨千戶所,萬曆間,明政府在中左所設“商引”(即海關)以征“舶稅”。洋船商舶從月港啟航後,需在中左所“盤驗”,而後移駐曾厝澳候風開駕。
明成化、弘治年間(1465~1505年),月港“人煙輻輳”、“商賈鹹聚”,成為閩南一大都會,有“小蘇杭”之稱。嘉靖三十年(1551年),置靖海館,設通判。正德以後,月港海外貿易超過福州、廣州。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12月,遂置海澄縣。隆慶元年(1567年),取消“海禁”,海澄正式開設洋市,海外貿易更加發展,成為當時我國最繁榮的外貿港口而聞名於世。萬曆年間(1573~1619年)盛況空前,“四方異客,皆集月港”,“泉漳商民,販東西二洋,代農賈之利,比比皆然”,每年進出月港的大商船大者寬三丈五六尺,長十餘丈,載重100多噸,來往船隻之多,載重噸位之高,在當時都是相當突出的。剛開禁時,政府收取舶稅僅3000多兩,萬曆四年(1576年)增至萬兩,十一年(1583年)再增至2萬多兩。海舶所到國家和地區,西洋方向有:交趾、占城(以上今越南境內)、暹羅(今泰國)、高棉、大泥(今泰國南部)、吉蘭丹、丁機宜、彭亨、柔佛、麻六甲(以上均在今馬來西亞)、舊港、阿齊(以上今蘇門答臘)、瓜哇、諸葛擔蘭、文郎馬神(以上今加里曼丹南部)、吉思地悶(今帝汶)等;東洋方向有:大港、彭家施蘭、呂宋、三寶顏、棉蘭老、蘇祿、民都洛(以上今菲律賓)、美洛居(今魯古群島)、渤泥、汶萊(以上今加里曼丹北部)等,日本也是月港商船常到的重要國家。由於倭患,明政府嚴禁與日通商,開禁之後也只準販東西洋,但私商“率多潛往”,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福建赴日商船遇颱風漂流到朝鮮,達千人以上,其中多系漳州人。當時月港輸出貨物主要有:絲綢、布匹、瓷器、茶葉、砂糖、紙張、果品等;輸入有:香料、珍寶、番米、椰子、綠豆、番被、番藤蓆、草蓆、番紙、番泥瓶、番鏡、火炬、粗絲布、西洋布、漆及皮貨、礦貨等。天啟年間(1621~1627年),西方殖民者東侵,南洋各地為其控制,中國領土澎湖列島和台灣也遭侵略,並屢次進犯福建沿海,月港海外貿易受到極大危害和削弱。加之戰亂頻仍,清初的禁海、遷界,使月港完全衰落而一蹶不振。鄭成功占據廈門時,厲行“以商養軍”,大力發展海運,廈門港遂興起,地處其後方本來就以廈門為出海必經地的月港,其作用漸被廈門所取代。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廈門設海關,正式取代了月港的海外貿易地位,內河、近海的水運中心也向漳州府靠攏而移至石碼港,海澄港只起一般小港口的作用。民國11年(1922年),拆除海澄舊城,修建港口江岸,在古餉館碼頭處興建1座石棧橋式踏步碼頭,長23米,寬3.9米。1956年在碼頭興建1座客運站,內設候船室、售票處,為客運專用碼頭。1972年在客運碼頭邊側建1座坡式碼頭,長25米,為貨運和渡船碼頭,左側有1個簡易渡頭。
客運碼頭前沿水深2米許,可停泊百噸以下船舶,高潮水面近碼頭面,標高3.4米,港口年貨運吞吐量4.72~6.6萬噸,年客運量5~6萬人次。主要出口物資為糧食、沙、水泥、木材等,外貿物資為蔥頭、罐頭等,進口物資為煤、化肥等。1989年貨物吞吐量6.93萬噸、旅客28.65萬人次。
海澄是石碼港的一個作業點,石碼港位於九龍江下游的三角洲河口南岸龍海縣石碼鎮錦江道,是古月港停泊點之一、九龍江內河水運中心。附近港域開闊,港內有烏礁、滸茂諸洲,水路分北港、中港、南港。南港是石碼港口航道,上游西至福河,下游東至草尾,長8公里,寬410米,枯水期水深1~2米。港口碼頭泊位集中於錦江道,碼頭岸線長4600米,公路距漳州市區22公里,距廈門64公里,距省會福州324公里;水路距廈門19海里,距香港306海里。港之北岸有鷹廈鐵路連線全國各主要城市。1986年,闢為漳州市外運裝卸點。
石碼港所在地石碼鎮,為龍海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處漳州平原東部九龍江下游三角洲,縣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福建農業高產區和糧食基地之一。石碼港經濟腹地廣闊,除本縣外,還有九龍江上游流域的平和、南靖、華安、長泰、薌城等地,可延伸至閩西和贛南地區。自明清以來,石碼港一直是漳州地區重要港市,進出物資的集散地和轉運點,也是漳州華僑出入境的主要港口之一。
1982年,廈門海關在石碼設點。主要碼頭有:
(1)客運碼頭 在錦江道駁岸中側,利用舊駁船設浮動碼頭,置2座木質浮橋,長4米,寬5米,供旅客上下通行,碼頭前沿水深1.30~1.80米。
(2)箭道埕外運碼頭 1970年修建為大型貨運碼頭,1986年闢為外運碼頭,1987年將毗連的中巷碼頭併入,改建為箭道埕外運碼頭。碼頭主體20×9米,為台式鋼筋混凝土結構。碼頭前沿水深1.9米,距前沿3米水深2.00~2.70米,可靠泊400~500噸位貨輪,碼頭置3噸起重吊機2台,可同時裝卸。建有堆場2500平方米,專用倉庫200平方米。
(3)餉館碼頭 1979年建為平台式碼頭,設起重吊機1台,為糧食、煤炭專用碼頭,可供百噸位貨輪停泊。 (4)鹽館碼頭 1975年於舊碼頭左側增建石堤駁岸,置起重吊機1台,為鹽業專用碼頭,可供百噸位貨輪停泊。 石碼港1985年貨物吞吐量23.72萬噸,旅客進出22.34萬人次;1986年貨物吞吐量13.11萬噸,旅客11.43萬人次;1989年貨物吞吐量已達22.35萬噸,旅客24.58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