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起因
1990年,由於日方在釣魚島上建燈塔,時任高雄市長的吳敦義宣布要到釣魚島傳遞聖火,卻遭日方驅趕。台灣軍方對於日本強占釣魚島並強制驅離台方漁民一直極為反感,並曾慎重考慮派遣部隊上島插上“國旗”,宣示“主權”以反制。隨後,台灣軍方開始研擬各項因應方案,其中包括派遣兵力登上釣魚島宣示“主權”的計畫。
登入作戰計畫

沒有到來
45位“兄弟連”官兵寫下遺書
為了戰死後屍體能返鄉,指揮官還發給隊員麥克筆,讓他們在全身衣物上都寫下姓名、兵籍號碼,以便身體被炮火擊碎後仍可辨認。當時,45位“兄弟連”還做好了與島共存亡的心理準備,並簽下切結書。
為何是45連陸軍前空降特戰司令部獨立66旅步4營當時測驗全國第一,擊敗憲兵及海軍陸戰隊,受到高層青睞,關至德的45連因戰技強受命參加“漢疆演習”。45連當時有80多位弟兄,扣除已婚、待退、獨子,關選45人執行任務,皆寫遺書、留下一片指甲。基於保密,45人集體行動,不得與其他人交談,軍服沒有階章、姓名,槍枝號碼也要磨除。
40多名平均年齡22歲的年輕官兵,接到秘密作戰任務,在龍潭九龍村展開一個月操練,限制對外通訊,吃飯、洗澡、上廁所全部同進退。
沒有撤退計畫依據計畫,45連弟兄將分乘八架陸軍UH-1H直升機,低空越海登入釣魚島;楊立回憶,“只有前進,沒有撤退計畫。”每人身上攜帶約120發M-16子彈及四枚手榴彈,兵籍名牌、臂章等足以辨識身份的物品全脫除,有弟兄暗地裡偷偷在衣服角落用立可白留記號,盼望萬一不幸捐軀,家屬至少能認出屍骨,領他們回家。
“D日”沒有到來漢疆突擊隊預計搭乘的UH-1H直升機,最大航程約435公里,釣魚島距離基地約197公里,為減輕重量,拆除了直升機的空對地飛彈,禁止隊員戴項鍊、戒指,原本兩公斤重的軍皮鞋也換成膠鞋。
連輔導長楊立回憶,隊員管制休假一個月,其中有5天最為緊張,天天搭直升機,隊員不知前途,只好互道“忠烈祠見”。晚上回到連隊中山室,則看電影《八百壯士》、《英烈千秋》激勵士氣。
秘密訓練一周后,此計畫突然無疾而終。楊立說,操練期間,沒人知道當天是不是執行任務的“D日”,彼此招呼語是“忠烈祠見”。1990年11月5日,機隊出發,夜航渡海,經長途飛行後仍降落原地,上級接獲指令終止任務,武器、彈藥、裝備全數繳回,官兵簽署保密切結,回歸日常部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