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渠春漲

是一首由明代 作者朱 創作的七言律詩。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漢渠春漲》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姓名】朱�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漢渠春漲
神河浩浩來天際②,別絡分流號漢渠③。
萬頃腴田憑灌溉,千家禾黍足耕鋤。
三春雪水桃花泛④,二月和風柳眼舒。
追憶前人疏鑿後,於今利澤福吾居。

作品注釋

①這首詩選自《宣德寧夏志》。“漢渠春漲”是朱�刪修的西夏八景之一。漢渠,即漢延渠,又名漢源渠,俗稱漢渠。相傳開鑿於秦代;後漢順帝時,按照尚書令虞詡的奏議,又進行大規模修築,故名。渠口開在今寧夏青銅峽峽口黃河西岸,後經歷代修浚,全長78公里。
②神河:指黃河。浩浩:水盛大貌。
③別絡:分支。
④三月雪水桃花泛:舊時春分三春,即正月孟春,二月仲春,三月季春。三月即古歷春三月。三月又稱桃花月,塞上三月,澆了雪水的桃樹,爭芳鬥豔,謂之“桃花泛”。泛,廣博、普遍的意思。指遍地桃花普遍開放了。另解,桃花泛,亦即“桃花汛”、“桃花水”。《宋史・河渠志》云:“黃河隨時漲落,故舉物候為水勢之名……二月三月,桃華始開,冰泮雨積,川流猥集,波瀾盛長,謂之桃花水。”華,同花。

作者簡介

朱�(1378~1438),號凝真。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十三日冊封為慶親王,封地寧夏。因當時寧夏糧餉不足,暫住古韋州城(今寧夏同心縣韋州鎮)。建文三年(1401年),奉命遷王府於寧夏(今銀川市)。死後謚曰“靖”,故稱“靖王”或“慶靖王”。朱�天資聰穎,學問廣博,長於詩文、草書。著有《(宣德)寧夏志》等著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