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明堂遺址位於泰山主峰東南麓西城村東,東有明堂河,西有明堂泉。遺址東西長180米,南北寬80米,高17.6米,文化層堆積厚達1~3米,東北側是石壁,其餘三面剖面上均能看到紅燒土、灰坑等痕跡。曾出土周及漢代遺物,傳為漢明堂故址。一說漢明堂故址在今泰安郊區故縣村旁臨汶水處;一說當在故縣南石碑村石汶河側,故址已被河水沖沒。
漢明堂,又名謝過城,位於泰山東南麓泰安城區東北、泰山區東西謝過城村之間。北緯36°13'35",東經117°10'10"。海拔186米。漢代古遺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汶水》載:“漢武帝元封元年,封太山,降座明堂,于山之東北址。武帝以古處險狹而不顯也,欲治明堂於奉高傍,而未曉其制。濟南人公玉帶上皇帝時明堂圖,圖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之,通水圜宮垣為復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名曰崑崙。天子從之入,以拜祀上帝焉。於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於汶水,如帶圖也。古引水為辟雍處,基瀆存焉。”文中武帝“降座”的“明堂”,即為現在遺址東北方向大津口鄉西北明家灘村的周明堂遺址。後來,“武帝以處險狹而不顯也,”“治明堂於奉高。”此地是漢武帝封泰山的必經之路,後人相傳為漢明堂故址。
遺址為一高台地,高出周圍地面約10餘米,上面平闊,西高東低,東西長180米,南北寬80米,相對高度17.6米,文化層堆積厚1至3米。面積近2公頃。遺址北側是石壁,其餘三面斷層處均能看到紅燒土、灰坑等古文化遺蹟。高台地表陶製碎瓦、器物殘片等遺物十分豐富。陶片俯拾皆是,多泥質灰陶,也有夾砂灰皮陶,尚能辨出器形的,有粗繩紋尖陶鬲足、侈口寬沿灰陶盆、高柄平盤陶豆及漢代布紋瓦等,漢代制陶的特點非常突出。遺址兩側有明堂泉,冬暖夏涼,清泉常流。
此遺址還存在另外一種說法。1993年中華書局《山東省志·泰山志·古城遺址》載:“漢明堂遺址……曾出土周及漢代遺物,傳為漢明堂故址。一說漢明堂故址在今泰安郊區故縣村旁臨汶水處;一說當在故縣南石碑村石汶河側,故址已被河水沖沒。”
關於此地又名“謝過城”,解釋有二種:一是公元前500年魯定公和齊景公在泰山腳下舉行轟動一時的夾谷會盟,由於孔子以理服人,迫使齊景公在此向魯定公道歉“謝過”;二是黃巢起義時,部隊曾駐紮在這裡,老百姓非常支持,供應米糧柴草。黃巢軍離開時,專門在這裡舉行儀式向百姓表示感謝。故此地稱為“謝過城”。
2007年,泰安漢明堂文化藝術公司投資在漢明堂遺址北側修建了仿古漢明堂建築群,整體建築風格為漢代建築。由東繕房、書畫院、仿漢樂舞演藝大廳、博物館、西茶藝館及碑林五部分組成。室外園林綠化面積600餘平方米,在漢明堂遺址東邊新修了明堂河,西邊疏浚了明堂泉。現園中荷塘月色,池邊垂柳依依,亭台樓榭,小橋流水,曲徑通幽,是一處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1957年7月4日,泰安縣人民委員會將此遺址公布為第一批應保護文物古蹟;1979年12月,泰安縣革命委員會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3月18日,泰安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