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
《禮記》中有一篇“明堂位”,記載明堂的樣式和禮儀。
《周禮·考工記》載:“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東西九筵,南北七筵,五室。凡室二筵。室中度以兒(長桌),堂上度以筵(蓆子),宮中度以尋,野度以步,塗度以軌。宮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西漢《大戴禮記·明堂篇》載:“明堂者,古之有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戶八牖。三十六戶,七十二牖。以茅蓋屋上圓下方。明堂者,明諸侯之尊卑也。外水曰辟雍。明堂月令。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堂高一筵,南北七筵,東西九筵。九室十二堂,室四戶,戶二牖。其官方三百步,在近郊,近郊三十里。或以為明堂者,文王之廟也。朱草日生一葉,至十五日生十五葉。十六日一葉落,終而復始也。周時德澤洽和,蒿茂大以為宮柱,故又名蒿宮也。” 古代緯書《孝經援神契》明文規定:“明堂在國之陽,三里之外,七里之內,丙已之地。”丙巳之地是指東南方。這對—個國都來說,是—個明確的坐標點。
東漢蔡邕《月令論》云:“明堂制度之數,九室以象九州,三十六戶、七十二牖,以四門八牖乘九宮之數也。取其宗廟之清貌,則曰清廟;取其正室之貌,則曰太廟;取其堂,則曰明堂;取其四門之學,則曰太學;取其周水圓如壁,則曰辟雍。異名而同耳,其實一也。”
《史記·天官書》云:“心為明堂,大星天王。”把心宿看作天上的明堂。《漢書·藝文志》提到兩部相關明堂的著作,即《明堂陰陽》(33篇)和《明堂陰陽說》(5篇)
據《逸周書·明堂解》第五十五的解釋,天子於明堂朝見諸侯時,各人的站位為:“天子之位,負斧依,南面立。率公卿士,侍於左右。三公之位,中階之前。北面東上,諸侯之位。西階之西,東面北上,諸子之位。門內之東,北面東上,諸男之位。門內之西,北面東上,九夷之國。東門之外,西面北上,八蠻之國。南門之外,北面東上,六戎之國。西門之外,難免南上,五狄之國。北門之外,難免東上,四塞九采之國。世告至者,應門之外,北而東上,宗周明堂之位也。”另載:“周人明堂方一百一十二尺,高四丈。階廣六尺三寸。室居中,方百尺。戶高八尺,廣四尺,東應門,西皋門,南庫門,北雉門。東方曰青陽,西方曰總章,南方曰明堂,北方曰玄堂,左為左介,右為右介。”
歷史
另據文獻記載,明堂創始於黃帝,夏代叫“世室”,商代叫“重屋”,周代才叫“明堂”。古代文化的中心在宗教,而明堂則是以宗教為中心,集宗教、政事、教化為一體的所在,是古代最高統治者的“大本營”。
周代明堂
《禮記·明堂位》“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諸侯於明堂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明堂,天子太廟也。”《大戴禮記·明堂篇》又進一步說:“明堂者,文王之廟也。”清代學者阮元在《明堂論》中說,明堂,是天子居住的地方。天子在這裡祭祀上帝和祖先,在這裡舉行養老尊賢的典禮,在這裡舉行宴饗、射箭比賽、獻俘等儀式,在這裡頒布教化、發布政令,在這裡朝見四方諸侯。
文王明堂太廟是和文王靈台建在一起的。 東漢盧植在《禮記注》中又說:“明堂即太廟也。天子太廟,上可以望氣象,故謂之靈台;中可以序昭穆,故謂之太廟;圓之以水似壁,故謂之辟雍。古法皆同一處,漢一分為三耳。”《左傳·僖公五年》載:“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視朔,遂登台以望,而書,禮也。”周王或諸侯聽完政事之後要登上明堂太廟中的靈台去觀望氣候天象。東漢大儒服虔注曰:“人君入太廟視朔後登台以望,天子曰靈台,諸侯曰觀台,在明堂之中也。” 按《詩經·靈台》,文王明堂太廟、文王靈台周圍建有靈囿、靈沼和辟雍。《大戴禮記·明堂篇》載曰:“明堂者,古之有也。外有水曰辟雍。在近郊,近郊三十里”。《禮記·王制》進一步解釋說:“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宮。”
東漢大儒蔡邕、盧植、賈逵、服虔、穎子容等人皆總結說:“周時,太廟有八名,其體一也。肅然清淨,謂之清廟;行褅袷,序昭穆,謂之太廟;告朔行政,謂之明堂;行饗射,養國老,謂之辟雍;占雲物,望氛祥,謂之靈台;其四門之學,謂之太學;其中室,謂之太室;總,謂之宮。”
《孔子家語·觀周篇》:“孔子、敬叔與俱至周(洛陽),問《禮》於老聃,訪《樂》於萇弘,歷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則,察廟朝之度。”清朝徐松輯的《河南志·周城古蹟》也載:“(洛邑)近郊三十里地為明堂,以祀文王,事上帝。文王明堂高三丈,東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九堂十二室。每堂四戶八牖,其宮方三百步。”
商周以後,明堂的職能漸漸發生分化,主要是天子祭天祀祖的所在,實際上就是皇家教堂。能在明堂與上帝一起共享祭祀的先祖,自然是最受後世尊崇的帝王。例如,西周是周文王,西漢是漢高祖。
漢魏明堂
儒家經典對明堂的建築模式沒有明確記載,所以後代聚訟紛紜。漢武帝封禪泰山後,想仿照古代傳統修建明堂,卻無人能說清其具體樣式。於是方士公玉帶獻上了一張黃帝時期的明堂圖:圖中有一宮殿,四面無壁,以茅草為蓋,四周環水。漢武帝就照這張圖,修建了明堂。但據後人考證,這張黃帝明堂圖是公玉帶偽造的。儘管如此,漢代以後歷代王朝所建明堂,基本上沿襲了這一模式,即宮殿上圓下方,四周環水。這在古代有著神秘的象徵意義。 東漢桓譚《新論》解釋說:“天稱明,所以命名曰明堂。上圓法天,下方法地,八口法八風,四達法四時,九室法九州,十二座法十二月,三十六戶法三十六雨,七十二牖法七十二風。” 後來有人提議按黃帝時期的明堂進行正式仿建,但儒臣們把明堂陰陽五行化,出現了不同門派的長期爭議,特別是在明堂建五室,還是建九室的問題上爭議不休,而未能再動工修建。
直到漢平帝元始四年(4年),王莽執政時,才在長安城南偏東建成了明堂辟雍。這是我國能找到遺址實體存在的第一座明堂辟雍。從考古發掘出的遺址看,其辟雍為園形,四面開門。中部為五室明堂,即按五行排列,中間為太室,代表土,其他四室各代表木、火、金、水。從西漢開始,在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影響下,明堂從單純的祭天,又產生了同時“配饗”祭祀自己就近的列祖列宗。使明堂由過去的單純的自然崇拜,又融進了祭祖活動。
東漢光武帝在建章三年(27年),在洛陽建成了九室的明堂。東漢明堂為 “上圓下方,八窗四闥,九室重隅十二堂”。後來的曹魏、西晉修繕後繼續使用。
現明堂遺址地表已無跡可尋,經考古勘探得知,明堂範圍為南北長400米,東西寬約396米,四周有牆,牆外有壕溝。其主體建築遺址是圓形夯築台基,直徑達60多米,夯土厚達2.5米。遺址現被廠房占壓。
北魏明堂
北魏時平城有明堂,其功能同於舊制,即祀上帝、祭先祖、朝諸侯、養耆老、育賢才、觀星象。太和十五年四月經始明堂,冬十月建成,尚書令李沖負責施工。這是一個比東漢洛陽明堂更具綜合性的禮制建築。明堂的遺址已初步發掘,在今柳航里西部。自東漢洛陽明堂以後,武周明堂以前,此為北中國所建唯一的明堂,集明堂、辟雍、靈台為一體,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科學價值。 整個明堂遺址的外部是一個巨大的環形水渠,環形水渠的中央地表下有正方形夯土台基,厚2米多,邊長42米。此中心建築為明堂所在,其上層就是靈台,周圍的環形水渠是辟雍。
酈道元《水經注》說:“明堂上圓下方,四周十二堂九室,而不為重隅也。室外柱內,綺井之下,施機輪,飾縹碧,仰象天狀,畫北道之宿焉,蓋天也。每月隨斗所建之辰,轉應天道,此之異古也。加靈台於其上,下則引水為辟雍,水側結石為塘,事準古制,是太和中之所經建也。” 牛弘說:“後魏代都所造明堂,出相李沖。三三相重,合為九室。檐不覆基,房間通街。穿鑿多處。迄無可取。”宇文愷說:“後魏於北台城南,造圓牆,在壁水(即辟雍)外;門在水內迥立;不與牆相連。其堂上九室,三三相重,不依古制。室問通巷,違舛多處。其室皆用墼累,極成褊陋。”對照三家之說,九室、十二堂的主體建築是一致的,而且九室的布局是“三三相重”中間有路,都認為這是不同於古制的(古制是在一個大寶中分五寶)。
1995年大同地方考古工作者,在大同城外東南方的“丙巳之地”發現了北魏明堂辟雍遺址。平城明堂的位置,在今舊城東南的2.5公里處。它們辟雍圜渠,直徑達294米,渠寬6米,深1.4米。渠壁以砂岩方石砌壘,渠底有片石鋪墊,工程十分考究。圜渠的正東南西北各有門庭基址,南門最典型,約呈長方形(23米×16米)ua。可建高大門庭。辟雍之中央,有方形夯土遺存。各邊長為43米,是明堂的堂與室及靈台的所在地。
北魏明堂遺址平面圖呈圓形,直徑達290米,總占地近百畝,是平城遺址內發現並經過科學發掘的惟一北魏大型禮制性建築,北魏明堂的發現為尋找平城城垣及中軸線提供了一個準確的坐標,事實上已經成為平城考古的轉折點。
唐代明堂
歷代所建明堂,以唐朝武則天在東都洛陽所建最為壯觀,高二百九十四尺,東西廣三百尺,號稱“萬象神宮”,是中國古代最宏偉的木結構建築之一。《舊唐書·武后本紀》記載:“毀乾元殿,於其地作明堂。以僧懷義為使,凡役數萬人。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凡三層,下層法四時,各隨方色,中層法十二辰,上為圓蓋,九龍捧之。上層法二十四氣,亦為圓蓋,以木為瓦,夾紵漆之,上施鐵鳳,高一丈,飾以黃金。中有巨木十圍,上下通貫,栭、櫨、橕,藉以為本。下施鐵渠,為 辟雍之像,號曰萬象神宮。又命懷義作夾紵大像,其小指中猶容數十人。於明堂北起天堂五級以貯之,至三級則俯視明堂矣”。
武則天所建天堂是於明堂北隋大業殿處建造,是在皇宮的中軸線上,類似於在故宮的中和殿位置。《舊唐書》記載:“時則天又於明堂北隋大業殿處造天堂,以安佛像,高百餘尺。始起建構,為大風振倒。俄又重營,其功未畢。證聖元年正月丙申夜,佛堂災,延燒明堂,至曙,二堂並盡。”《舊唐書》又記載:“則天尋令依舊規制重造明堂,梵谷二百九十四尺,東西南北廣三百尺。上施寶鳳,俄以火珠代之。明堂之下,圜饒施鐵渠,以為辟雍之象。天冊萬歲二年三月,重造明堂成,號為通天宮。四月朔日,又行親享之禮,大赦,改元為萬歲通天。翼日,則天御通天宮之端扆殿,命有司讀時令,布政於群後。”
宋代明堂
宋代,直到北宋末年才議建明堂之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在總結古制後下詔說:“聯益世室之度,兼四阿重屋之制,度以九尺之筵,上圓象天,下方法地,四戶以合四序,八窗以應八節,五室以象五行,十二堂以聽十二朔。九階、四阿,每室四戶,夾以八窗。”認為這樣子的明堂“於古皆合”。而且這一年還選址定在了宮城之內,寢宮東南,大慶殿東側,拆除了秘書省至宣德門以東地段的建築物,使明堂自成一院,院四周還建有迴廊,四邊設門:北為平朔門、東為青陽門,南為應門,西為總章門。
明清明堂
天壇祈年殿以圓形、以藍色象徵天,殿內大柱及開間又分別離意一年的四季、二十四節氣、十二個月和一天的十二個時辰以及象徵天上的星座――恆星等。處處“象天法地”是古代“明堂”式建築僅存的一例。 明永樂十八年,京都大祀殿按周明堂建成。大祀殿下壇上屋,屋即明堂,壇即圜丘。 明世宗改大祀殿為祈谷殿。 嘉靖十年,朱厚熜實行四郊分祀,建成圜丘以後大祀殿即一直閒置,嘉靖二十一年,工部按朱厚熜的設計,循古制建明堂,就是後來的大享殿(祈年殿)……大殿建成了,是座3層、金頂、重檐、亭式圓形大殿。中間四根柱子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裡邊12根柱子代表12個月,最外層的柱子則代表子、醜、寅、卯……12個時辰。里外柱子24根,代表一年24個節氣,再加上代表四季的柱子共28根,代表天上的28星宿。嘉靖皇上看了之後很滿意,他說,我在這大殿里,能看天、能看地,可算是與天地共享了,乾脆,就把這大殿叫‘大享殿’吧。這大殿就是我們看到的祈年殿,只是金頂讓乾隆給換成藍頂了。” 乾隆十六年,改大享殿為祈年殿。
現代景觀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
1950年,張家德建築師查閱了大量資料,設計出了匯綜明清建築風格,融天壇祈年殿和天安門城樓特點於一體的人民大禮堂主體,再配以兩翼走廊和塔樓。 大禮堂外觀汲取的是明清皇家宮殿廡殿式三重檐的建築設計風格。廡殿式設計屬於古典宮廷建築中的最高制式,三重檐是帝王居所亦不能使用的設計規格,這樣的形制唯一在天壇祈年殿修建中才用到。
洛陽天堂·明堂景區
2015年04月11日,河南省洛陽市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明堂天堂景區”全面開放。重鑄之後的明堂外觀總體高度由原來的21.18米拔高到33.52米,頂部添置6.2米高的鎏金避火球。新明堂總共分為8個展示廳,主要展示明堂考古發掘、歷代明堂規模、遺址全景浮雕等。
北魏明堂遺址公園
大同北魏明堂公園於2011年5月開工,包括明堂主體、四門、圍牆等工程。明堂建築高度為27米,占地600平方米,南門、西門均為二層閣樓式建築,每個門占地近300平方米,明堂辟雍西南段、西北段的水道已完成。北門、東門還未建。
黃帝陵軒轅殿
1992年建成的祭祀大殿漢代風格,重檐廡殿頂,四面無壁(“明堂”形制)。 2006年新建成的祭祀大殿參考公玉帶黃帝明堂圖,單檐歇山頂, 以花崗岩建造,整個建築宏偉莊嚴而古樸肅穆。黃帝陵軒轅殿由36根圓柱形花崗岩石柱圍成方形空間,屋頂中央是直徑14米的圓形“天光”。這一設計映襯“天圓地方”理念,體現“黃帝明堂”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