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說
傳統的分期是以漢字字型變化為標準,即以大篆、小篆、隸書、楷書為標準劃分為四個階段。這項成果提出,字型變化不是漢字發展中的本質變化,不能說明漢字的歷史發展規律,而應從漢字的構造方法的變化來說明漢字的本質變化。這項成果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漢字發展三階段的理論。即第一階段是圖畫文字階段。商代以前的文字應該屬於這個階段。第二階段是以表形文字為基礎,以表音文字為主體的表音文字階段。從甲骨文到秦代的文字都屬於這個階段。第三階段是以形聲字為主體,還保留了一些表形字和表音字的形音文字階段,從秦漢到現代漢字都屬於這個階段。
中國最早的成熟的文字
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記錄,是目前已知的中國最早的成熟的文字。被稱為中國古代最早的“檔案庫”。目前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曆法、醫藥等科學技術。從甲骨文已識別的約1500個單字來看,它已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現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
演變過程
隸書
隸書是出現於戰國,形成於秦代,在民間廣泛流傳的一種字型。秦代的一些下層辦事人員,為了省時、快速,在抄寫東西時不完全按照小篆的筆畫、結構書寫漢字,從而逐漸形成了一種新字型。因為這種字型多為下層官吏、徒隸等使用,所以被稱為隸書。在秦代,隸書只對小篆起輔助作用,正式場合仍然要用小篆。到了漢代,隸書終於發展成為一種全新的漢字字型,並取代了小篆成為通用字型。隸書的主要特點:完全打破了小篆的結構,形成了點、橫、豎、撇、捺等基本筆畫,筆畫講究波勢挑法;結構勻稱、稜角分明,字形扁方,整齊美觀;圖畫性完全消失,字型完全符號化。所以說,隸書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
草書
草書是漢代為提高書寫速度在隸書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字型。據說草書得名於打草稿,“草”有“草率”、“潦草”之意。草書主要運用於日常書寫,正式場合,如公文、布告等,仍然要用隸書。草書一般為章草、今草、狂草三種。章草形成於東漢初年,其特點是:筆畫相連,但字字獨立,辨認容易。今草產生於東漢末年,其特點是筆畫相連,而且字字相連,書寫十分潦草,有時一個字只保留一點輪廓,許多不同的偏旁,如竹字頭、心字底、四點底,都寫成一個形狀,辨認十分困難。狂草產生於唐代,是在今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特點是:書法家任意揮灑,隨意增減筆畫,字如龍飛鳳舞,一般人很難辨認。由於草書實在難以辨認,逐漸失去了文字的使用價值,現在只能作為漢字特有的一種書法藝術存在了。
楷書
楷書又叫正書、真書,是出現於東漢、成熟並通行於魏晉、一直沿用至今的標準字型。“楷”是楷模的意思,意即楷書可以作為書寫的楷模。楷書繼承了隸書結構上的特點,同時吸收了草書筆畫簡單的優點。楷書的主要特點:去掉了隸書的波勢挑法,筆畫十分平直,字形比較方正,結構顯得緊湊,字的筆畫大大
減少。
行書
行書的產生稍後於楷書,是介於草書和楷書之間的一種字型。行書的書寫比楷書靈活流暢,辨認比任意揮灑的草書容易,因此,運用十分廣泛,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行書現在已成為與楷書印刷體相對的一
種字型——手寫體,具有與楷書同等重要的作用,人們日常書寫,一般都使用行書。
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漢語詞根的孤立性語法結構”,這使得“表詞文字能夠確切地表達漢族人的語言,而不需要有補充性的音節符號或音素符號”,該特點“很便於把詞從語言中分出而且也便於只用字來表示詞。”
第二個特點是“漢語的構詞法幾乎只通過原來單音節詞組和方式來進行。這使得表示這種單音節詞的漢字由詞的符號變成詞素符號,而它的文字也相應地逐漸由表詞文字變成了更完善得多的詞素文字。”
第三個特點是“漢語存在著大量讀音相近的詞素。在表形文字中這類詞素的意義”可以“藉助‘部首’確定下來。”
第四個特點是“中國存在著極不相同的地區方言。使得這不同地區方言的人藉助漢字還是可以相互了解的。”而“表音詞素字只指出詞的近似讀音,而且說每一方言的人可能按自己的方言來讀它;而字(或者詞)的意義是由部首來確定的。如果靠字母-音素文字,那么不同方言地區的人要相互了解就困難得多,因為這種文字不可避免的會反映某一種方言的讀音。”
第五個特點是漢文化持續時間很長。“如果中國漢字過渡到字母-音素文字”則會“中斷同中國多少個世紀以來用漢字型現的古老文化的聯繫。這種情況還會由於漢字不僅有音值,而且有實意而加劇。”另外由於漢字“內在的書寫結構,甚至由於漢字相互組合的不同,還可能獲得修辭意義的色彩,……如果用字母來表達,這一特點就會消失殆盡。”
(以上內容摘自B.A.伊斯特林著《文字的產生和發展》142、1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