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建築
湖北省
漢口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VI-997
簡介
武漢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由廣州遷武漢的,位於在漢口友誼街16號,右樓原系軍閥吳佩孚部將陳漢卿私宅,左樓原為漢口藥業資本家葉開泰的私產。1927年3月,中華全國總工會從廣州遷至武漢後,設機關於右樓。1959年建成紀念館,屬省文物保護單位。1926年10月10日,湖北省總工會成立,設機關於此,後中華全國總工會由廣州遷武漢,也在此辦公。除李立三曾任省總工會委員外,蘇兆征、劉少奇、鄧中夏、項英、林育南等都曾在此任職。大革命失敗後,中華全國總工會遷至上海,湖北省總工會轉人地下。1927年3月,中華全國總工會從廣州遷至武漢後,設機關於右樓,李立三、劉少奇、鄧中夏、項英、林育南等曾在此辦公,領導全國的工人運動。1959年在此籌建紀念館。
歷史背景
1925年5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簡稱“全總”)在廣州召開。大會建立了中國工人階級全國統一的工會領導機關――中華全國總工會,制定和通過了中華全國總工會章程,選舉了林偉民、劉少奇、鄧中夏、蘇兆征、李立三、李森、劉爾崧等25人為執行委員。舊址
執行委員會以林偉民為委員長,劉少奇為副委員長,鄧中夏為秘書長。“全總”下設秘書處、總務處、組織部、宣傳部、宣傳教育委員會、監察委員會等機構,由劉少奇主持日常工作。1925年9月底,國民黨中央部由此處遷往舊省議會。10月,中華全國總工會從大德路的臨時會所遷進這幢房子的二樓辦公。各部門的辦公室,都是以木板間隔的。會議室、宣傳部、監察委員會居中,組織部、秘書處和劉少奇的辦公室靠南,宣傳教育委員會靠北,省港罷工後成立的香港總工會也在此辦公。首層仍為廣州工人代表會使用。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後,領導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上海“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大力發展各地工會組織,統一廣東和香港的工人運動,支援國民政府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和北伐戰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國民革命軍攻占武漢後,為適應新的革命形勢,1927年2月,“全總”北遷漢口,這裡改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廣州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