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木雕
中國西漢和東漢時期墓葬中出土的木雕文物。主要有俑、動物及車船模型等立體雕刻和木槨板上的浮雕兩類。木俑及木模型兩漢都曾流行,西漢時多流行於長江以南的江蘇、湖北、湖南、廣東等省,東漢時則流行於西北地區,在甘肅省發現最多。
正文
中國西漢和東漢時期墓葬中出土的木雕文物。主要有俑、動物及車船模型等立體雕刻和木槨板上的浮雕兩類。木俑及木模型兩漢都曾流行,西漢時多流行於長江以南的江蘇、湖北、湖南、廣東等省,東漢時則流行於西北地區,在甘肅省發現最多。西漢最早的木俑,從技法上可以明顯地看到所受戰國楚墓隨葬木俑的影響,但雕刻得更為細緻傳神,如長沙馬王堆 1號西漢墓出土的木俑。這些木俑分著衣的和不著衣的兩種。前一種因通體穿著絲織品的長衣,所以只對俑頭施加了精細的雕刻,軀體僅雕出肩、臀、腰、腿等大略輪廓,以支撐外著的彩衣。其中突出的有高度超過79厘米的兩件戴冠男俑和10件體高69~78厘米的侍女俑。女俑面容秀美,以墨繪眉目,朱塗口唇,頗具風姿。後一種則雕出肢體衣紋的細部輪廓,然後施加彩繪,形體較小,多為歌樂侍僕,其中較為生動的是該墓北邊廂出土的 5件坐姿樂俑,或吹竽或鼓瑟,高30厘米左右。到西漢晚期,江南地區隨葬木俑不論題材和藝術風格都有些變化,江蘇省盱眙、揚州等地出土的姿態生動的百戲木俑,以揚州胡場西漢晚期墓出土的坐姿說唱俑最為傳神,技法已屬於立體圓雕。除俑外,江南西漢墓也出土有木馬及木船模型。廣州出土的木船上還有持槳划船的木俑,為了解當時船舶的形制提供了參考資料。
東漢時期的木俑,主要發現於甘肅武威地區,題材多為舞樂侍僕及鞍馬和家畜、家禽等動物造型,還有前伸獨角的鎮墓獸。同時出現了較大的組合木雕,如前駕駿馬的軺車模型,車上還有御車的木俑,全長 120厘米。此外還有牛車、耕牛牽犁和雙人博戲等模型。雕刻技法仍以突出外輪廓為主,細部多用彩繪表達,因此雕制時用刀簡練,塊面稜線分明,僅在頭部稍作細部刻畫,作風拙樸渾厚。形體碩大的如高度超過80厘米的木馬,頭、身、尾等分別雕刻,最後嵌合或粘接成整體。形體較小的俑和動物雕像,則由整木一次雕成。製作最為精緻的是雙人對搏木雕,兩個圓髻長衣的男子相對而坐,中間放置方形六博盤,一人以右手握博正欲投擲,對面的人以右手撫膝,左手前擺,似欲向對方講話,姿態生動,眉目傳神,把當時人們博戲的情景重現在今人面前。
西漢的木槨板浮雕,發現於江蘇省盱眙縣東陽漢墓群中,都是作為槨室的頂板,畫面朝向墓內。依據形狀不同,畫面呈長方形或方形。長方形畫面的槨板浮雕長度達1.88米,高度為長度的1/4或1/6。所刻內容多與天象有關,包括日、月的形象和成組星宿,還有帶翼的應龍。方形畫面的,一般長45厘米,高40厘米,所刻多為歷史傳說或百戲雜技圖像,其中有表現秦始皇泗水撈鼎的畫面,在一座上有軺車和騎從的橋下,中央刻一巨鼎,左右各有 3人奮力以繩拽拉,鼎中伸出一張口吐舌的龍首,正欲將拽繩咬斷。雕刻技法是將圖像周圍減地,使圖像浮起,輪廓鮮明,不作細部刻畫,古拙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