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舊時漢人街叫大橋板子。南邊街叫南叉子,北邊街叫北叉子,兩條街附近聚滿了老字號的京貨鋪、雜貨鋪、飯館、藥店、當鋪等,賣小吃的,香油果子、蹈花糕、包子......的吆喝聲不絕於耳,學校,電影院也都集中在這裡。街兩邊形成了許多楊柳青人的院落,一個大院有一戶人家,也有幾戶或十幾戶人家。
每到周末,看吧--民間藝人耍把戲,俄羅斯人(當時,大家都習慣地稱呼他們為歸化族)拉著手風琴、姑娘小伙載歌載舞,維吾爾人坐著六根棍也湧進這歡樂的人潮中,鬥雞、打髀石......
小販們像唱歌一般地吆喝著:夏梨木果子、斯特勒外、紅站娘子、烏斯曼......
因為地處邊境,很多俄羅斯人也來到了伊犁.他們浪漫而開放的性格也影響了伊犁人。如今在漢人街上,你還能看到一·些具有俄羅斯風情的鐵皮頂子小屋。
現在的"漢人街"已改造為新華東路,車水馬龍,商貿興旺,仍是伊寧最繁華的地方之..
紅旗社委員會曾經是天津商會會館
新華東路瓊庫勒克街道辦事處紅旗社委員會曾經是天津商會會館.每,1初十五這兩天津幫商人都要來這裡聚會新來的"大營客"只要找到這兒,就像是找到了家,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漢人街的楊柳青人後裔已續遷,仍住在老宅的所剩無幾,因此"漢人街無漢人"已成了"伊寧大怪"之一米的大渠,如今大渠已變成窄窄的小水溝,橋自然氬磊菠了大橋板子附近坐落有民電影院、文化舞台(戲院)、新華樓館子等,因此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夜市,每晚聚集在這裡賣乾鮮果品、楊柳青風味小吃的商販有近百人。
濃濃的生活氣
漢人街永遠散發著濃濃的生活氣息:賣奶皮子的婦人.賣烏斯曼草的少女、賣花帽和英吉薩小刀的巴郎、賣砍:曼的老者......一切都如此豐富.卻又如此簡單生活其實可以以最簡樸的方式進行,只不過我們被城市化了,迷失在我們自己設定的繁複而奢華的迷宮裡,沉重得無法呼吸,充滿疲憊。
得名
"漢人街"困其曾是漢族人最多的居住區而得名。所謂"漢人",其實95%以卜是"趕大營"的天津楊柳青人。現在,那裡的漢族人大都搬走了.留下的這些人家都算是名副其實的"老伊犁"。有資格拍著胸脯對維吾爾族人稱自己是"老伊犁"的.首推我爺爺他們這代從小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天津楊柳青人。“漢人街”現在基本上已經沒有漢人了!
生活習俗
由於楊柳青人一直沿襲著天津老家的生活習俗.因此居住在"漢人街"附近的少數民族同胞也受到影響,不少維吾爾族老人能講比較流利的帶有楊柳青占;鬲夏磊:蠢看釃喜一歡:了京戲.成為票友。那熱鬧的吆喝聲、那人喊馬叫的吆喝聲、那空氣里烤羊肉串的香味......我知道,不論過去和將來.我都將屬於"漢人街"。爺爺家的庭院緊鄰著"漢人街".那院子是孩子們的樂園。那兒沒有鴿子籠似的房屋,偌大的院落里,四周是齊刷刷的白楊樹。一條小渠還從院裡經過,水渠邊上是幾棵粗壯的櫻桃樹。俗話說,櫻桃好吃樹難栽。可是從小到大,每年我都能吃上那酸甜可口的紅櫻桃。我和弟妹及叔伯家的孩子們,熟悉各種水果,也是從爺爺家的庭院開始的。春天過了,爬杏樹、摘桑葚。那又大又黑的桑葚常吃得我們滿嘴烏紫、滿手烏紫,然後,舉著小手互相追逐、打鬧。從五月份開始,櫻桃、李子、海棠果就相繼成熟、夏天.坐在樹,冷不丁的會有熟透的蘋果落下來砸在你的肩上二。種果子結得多了,吃不完.便摘回家去,讓爸媽給熬成醬再往後,桃子、葡萄又掛滿了枝條、我們爬上樹時,爺爺總是站得遠遠地朝我們喊:別折斷樹枝、別踩壞菜地。
爺爺
爺爺家的左鄰有舍全是維吾爾族人,從初一開始,陸陸續續的,大人、小巴郎都會來拜年。而爺爺、大大、伯伯及姑姑們全都能辨一口流利的維吾爾語.夜色里,總能聽見他們和維吾爾鄰居歡快的笑聲。鄰居們都很喜歡爺爺.喜歡這個嚴厲而又活潑的老頭。誰家做飯缺個兩紅柿、大蔥的,一敲門打個招呼就逕自朝地里去摘。而她們每回打饢,第一坑的熱饢總也想著給爺爺送來嘗嘗。爺爺竟然還被大夥推選為居委會的負責人。在北京的幾年中,我常常回憶起"漢人街"和爺爺家的庭院。我不知道.當年是一股什麼樣的力量驅使.讓他們這些楊柳青人一代叉一代離別故土,走過那茫茫的戈壁,在伊犁紮下堅實的根來,如同一叢叢的紅柳在千里塞外奉獻著青春,點綴著草原、大漠、戈壁!並同伊犁的各族兄弟姐妹建立起水乳交融的深厚感情。
這條街的濃郁風情,使伊犁人對每一位遠方的客人說:到伊犁.不去逛"漢人街",那才叫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