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旅鴿

北美旅鴿

旅鴿(學名:):體長35-41厘米,體重約250-340克;形似斑鳩,頭部和上體主要為藍灰色,尾羽較長,2枚尾羽灰褐色,其餘尾羽白色。翅膀灰褐色,帶有不規則的黑色斑塊,腹部至尾部為棕灰色。胸部暗紅,有大白斑點。喉部白色,下體肉桂紅色,虹膜紅色,喙黑色,腿、腳紅色。雌雄區別:雌性,胸脯緋紅色,頭灰綠色,翅膀紅褐色,眼睛紅色;雄性,翅膀灰綠色。 顧名思義,是一種特別喜歡旅行的鴿子。鴿形目鳩鴿科鳩鴿亞科的一種。又稱漂泊鳩,為近代絕滅鳥類中最為著名的代表。原分布於北美洲的東北部,秋季向美國佛羅里達、路易斯安那州和墨西哥的東南方遷徙。是典型的群居社會性物種,每群可達1億隻以上。當一群旅鴿飛過時,有6公里長,1.6公里多寬,遮天蔽日。主要食用漿果、堅果、種子和無脊椎動物。1900年最後一隻野生旅鴿被殺死。1914年9月1日下午,最後一隻人工飼養的叫“瑪莎”的雌性旅鴿在美國中部的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動物園中死掉,代表著旅鴿從此在地球上銷聲匿跡了。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

基本信息

物種學史

•歐洲人來到北美大陸之前,北美有多達50億隻旅鴿。

•17世紀,歐洲人發現美洲大陸沒多久,旅鴿因為肉味鮮美,成為這些開拓者的食物,旅鴿的噩夢開始。

•1800年到1870年間,旅鴿的數量以比較緩慢的速度下降,但當旅鴿的肉被大眾廣泛接受之後,大規模的商業捕殺開始。

•1805年的紐約,一對旅鴿賣兩美分,旅鴿肉由火車從美國西部運來。18世紀和19世紀美國的窮人往往除了旅鴿見不到其他的肉食。

•19世紀40年代,美國的鳥類觀察組織發現旅鴿的數量下降的速度太快,他們決定想辦法保護旅鴿。

•1850年之後,人們已經開始注意到旅鴿的數量在減少,但是美國內戰之後鐵路和電報的發展讓勞動人口大量增加,更推動了旅鴿的需求。

•1857年,一些學者向俄亥俄州立法會議提出了一項議案,要求保護旅鴿。但是立法會的專項委員會以“旅鴿數量龐大,棲息地四處都是,覓食地寬敞開闊”為由,拒絕立法保護旅鴿。

•1870年到1890年之間,旅鴿的數量直線下降。

•19世紀70年代,美國國內戰爭結束後,鳥類學者已經很難發現大片的旅鴿群,各地發現野生旅鴿的記錄也越來越少。

•1878年,在密西根州的派托斯基,每天有5萬隻旅鴿被殺死,這種情況持續了5個月。

•19世紀80年代,芝加哥大學的查爾斯.惠特曼教授從野外搶救回來幾隻旅鴿,嘗試人工飼養和繁殖,但是經過幾代後,鴿子的數量越來越少。

•1896年,大約25萬隻的一群旅鴿被獵殺,這是人們所知的最後一個大旅鴿群。

•1897年,密西根州終於立法,在10年的時間裡禁獵旅鴿。

•19世紀90年代中期,旅鴿已經非常少見了。之後,旅鴿的野外記錄幾乎沒有。

•1898年,芝加哥大學的惠特曼教授將僅有的幾隻旅鴿贈給辛辛那提動物園,希望能通過動物園專業人員的飼養,保留下這個珍貴的物種。

•19世紀末,動物保護主義者開始呼籲保護旅鴿,在密西根州通過立法,在旅鴿築巢地兩英里範圍內不許使用捕鳥網,但這項法律沒有被嚴格執行。

•1900年3月22日,在俄亥俄州派克縣的郊外林地里,一位14歲的少年獵人用自己的氣槍打下了一隻野生旅鴿,這是最後一例野生旅鴿的記錄。

•最後剩下的一對旅鴿在留下一個幼雛和幾個未孵化出來的蛋後,離開了這個世界。人們給它們的幼雛起了一個名字叫“瑪莎”, 名字來自美國開國元勛華盛頓的妻子瑪莎·華盛頓。

•1910年,所有人工飼養的旅鴿陸續死去,只剩下“瑪莎”獨自活在世上。

•1914年9月1日中午,管理員來到瑪莎的鴿舍進行檢查,看到瑪莎蹲在屋頂,一動不動地看著外面的天空。管理員清理完鴿舍後離開,過了大約1個小時,管理員再次來到瑪莎的鴿舍時,發現瑪莎已經倒在了籠子裡,永遠地停止了呼吸。瑪莎的屍體被送給擁有140家博物館的史密森學會,被製作成一具剝製標本保留,但不做公開展示。

•1947年5月11日,美國在威斯康星州立懷厄盧辛公園為旅鴿立碑,謹以為念。

旅鴿遷徙 旅鴿遷徙

形態特徵

旅鴿 旅鴿

旅鴿是一種中型鴿類。體長32-41厘米,翼展65厘米,體重約250-340克。體型比哀鴿大二到三倍,形似斑鳩。旅鴿的身體呈長橢圓形,由一條長長的羽毛尾巴作引導,並由設定良好的翅膀推動,其肌肉強健有力,對於該物種的體型而言非常強大。當它在天空中掠過時,人們的眼睛幾乎難以捕捉它的飛行軌跡徒,當徒勞地尋找時,這種鳥兒早已消失不見了。

雄鳥:鳥喙筆直,平常的長度,比較纖細,喙基較寬,上面有一層粗糙的肉質覆蓋物;上部的下顎在尖端處略微下降,邊緣變形。頭小,頸部纖細,身體比較飽滿。腿短而強壯,前部鱗片狀,腳趾在基地稍微蹼狀,爪短而鈍。羽毛在脖子下部混雜,在背部緊湊。翅膀長,次級飛羽最長。尾巴有十二根錐形羽毛。鳥喙黑色。虹膜亮紅色。腳爪胭脂紅紫色。頭部和側面淡藍色。喉嚨、前頸、胸部和兩側淺棕紅色,其餘部分白色。脖頸下部沿著兩側,變成金色、翠綠色和深紅色。上體的羽毛一般為灰藍色,在翼覆羽有些標有黑點。翅膀暗黑色,上覆羽主羽藍色,頂端隱蔽處有較大的發白色。尾部中間兩根羽毛黑色,其餘部分在底部呈淡藍色,最後變成白色。

雌鳥:羽毛顏色比雄鳥略淺淡,儘管它們的羽毛顏色分布是相同的。胸部淺灰褐色,上半部淺紅棕色,帶藍色。脖頸上的有多變斑點但數量並不多,眼睛有點暗紅色,腳爪也是如此。

棲息環境

棲息於北美的森林平原地帶、河谷和丘陵地帶的闊葉林和混交林中,早晨和傍晚常棲於大樹頂端枯枝上沐浴陽光。

生活習性

旅鴿是一種社會性鳥類,成群結隊棲息在森林中,聚集成面積多達數百平方千米的大群,在一棵樹上往往會有一百個旅鴿巢。是典型的群居生活 的物種,每群可達1億隻以上。旅鴿也是一種北美大陸獨有的候鳥,夏天住在北美洲從加拿大中西部到美國的廣闊範圍內,而在冬天則遷徙到墨西哥和古巴等地。在遷徙的時候,由旅鴿組成的鳥群可以達到1.6千米寬,500千米長。這樣龐大的鴿群容納的旅鴿有如天文數字,有時候可以超過20億隻。

主要以時令作物、植物果實如漿果、堅果、橡子、栗子、葡萄、櫻桃、山茱萸、黑莓等,也吃昆蟲和無脊椎動物。不幸的是旅鴿的食物也包括小麥、大麥、黑麥和燕麥在內的種植穀物,它們經過歐洲移民們種植的田野,大量吞食人們的莊稼,這也是該物種被人類捕殺的原因之一。

分布範圍

該物種原分布於北美洲東北部的森林帶以南,西部到洛基山脈,延伸到賓夕法尼亞州。秋季向美國佛羅里達、路易斯安那州和墨西哥的東南方遷徙。旅鴿繁殖的地區主要在新英格蘭南部、紐約、包括賓夕法尼亞州在內的大西洋中部各州,遠至明尼蘇達州西部的大湖地區,以及肯塔基州南部的密西西比河上游谷地。

旅鴿分布圖 旅鴿分布圖

繁殖方式

旅鴿以數十萬對在一起集群築巢,這些鳥巢在棲息地綿延數公里,占地數平方公里的森林。繁殖期為3-9月。結群營巢於樹上,巢用細枝構成。每窩產卵1枚。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為12-13天。雛鳥第1周食雙親分泌出的鴿乳。壽命可達30年。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1900年最後一隻野生旅鴿被殺死。1914年9月1日下午,最後一隻人工飼養的叫“瑪莎”的雌性旅鴿在美國中部的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動物園中死掉,代表著旅鴿從此在地球上銷聲匿跡了。

其滅絕的確切原因很難確定,但人類廣泛砍伐清除野生的提供其主要食物的闊葉樹種,以及鐵路網路和電報系統的大範圍擴建,繁殖地築巢被破壞和將幼鳥運送往市場可能是物種滅絕的兩個最重要的因素。 其他重要因素包括過度射獵,新瘟疫的傳播,以及在它們的最後幾年,社會性結構的崩潰。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絕滅(EX)。

滅絕歷史

預言

1813年一個尋常的午後,天空中傳來一陣巨大而雜亂的鳴叫聲,美國著名的畫家、博物學家約翰·詹姆斯·奧杜邦先生抬起頭來,他看到龐大的鳥群,慢慢地遮蓋了北美的上空,陽光不見了,大地一片昏暗。16公里寬的鴿群,在奧杜邦先生的頭頂。飛了3天。這位當時有名的鳥類學家預言:“旅鴿,是絕不會被人類消滅的。”

因為旅鴿終年無憂無慮的生活在北美大陸上,每到遷徙的季節,它們成千上萬遮天蔽日。當歐洲人剛踏上北美大陸時,這裡有50多億隻旅鴿。

有人估計,當歐洲人剛到北美的時候,這裡有30-50億隻旅鴿。當年美國拓荒者在荒野里趕著大馬車走呀走,頭頂上突然有一群旅鴿飛過,遮住了太陽。就這么一直遮著,他們又走了幾個小時,旅鴿群才過去。“旅鴿”的名字就由此而來,它英文名中的“passenger”就是“從身邊經過的人”的意思,誰想到,它最終真的成了自然歷史的匆匆過客。

旅鴿滅絕的最主要(甚至可以說惟一的)原因就是擁有先進技術的人類占據了美洲。有人認為,北美的拓荒者砍伐森林造成旅鴿失去棲息地是旅鴿滅絕的主要原因,但更加直觀的原因是旅鴿被大量獵殺。在1800年到1870年間,旅鴿的數量以比較緩慢的速度下降,但當旅鴿的肉被大眾廣泛接受之後,大規模的商業捕殺開始了。1870年到1890年之間,旅鴿的數量直線下降。

濫殺

歐洲人來到北美大陸之後,由於旅鴿肉味鮮美,開始遭到他們大規模的圍獵。從此,旅鴿也就一步步走向了滅絕。當時鴿肉在市場上輕易買到,美國密執安州一個季節里就捕獲了750萬隻旅鴿。在不到100年的時間裡,旅鴿從幾十億猛減到瀕臨滅絕。

為了獵殺旅鴿,捕獵者們想出了很多辦法。有一種方法是縫上一隻旅鴿的眼皮,讓它不能看見東西。然後把它的雙腳栓在一根長桿的頂端,獵手把長桿升到一兩米的高度,然後甩下去,於是旅鴿做出降落的動作扑打翅膀。這個動作吸引了鳥群中的其他旅鴿。它們可能以為地上有什麼吃的東西,於是很多旅鴿降下來,掉進羅網。他們甚至為那隻不幸的旅鴿單獨創造了一個名詞——“媒鴿”(stool pigeon)。 註明:“媒鴿”就是“告密者”最初的稱呼。

另一種方式是用槍射擊。鳥類畫家奧杜邦(John James Audubon)如此描寫在一個旅鴿棲息地發生的大規模槍殺:“大獵殺之後,這裡已經看不到什麼活的旅鴿了。很多人騎著馬,趕著大車,帶著槍枝彈藥,在周圍安營紮寨。兩個從羅斯威爾走了幾百英里趕來的農夫,驅趕他們的幾百頭豬來吃這些被獵殺的旅鴿。四處都是給死旅鴿拔毛的人,拔完毛就把旅鴿肉用鹽醃起來。”

人們焚燒草地,或者在草根下焚燒硫磺,讓飛過上空的鴿子窒息而死。人們甚至坐著火車去追趕鴿群。槍擊、炮轟、放毒、網捕、火藥炸......。他們採用豐富想像力所能想出的一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捕殺鴿子不僅用來食用,還用來餵豬,甚至僅僅為了取樂。曾經,一個俱樂部一周就殺了5萬隻旅鴿,有人一天便殺了500隻。他們把這些罪惡一一記錄下來——那是他們比賽的成績。

旅鴿肉被用火車運到美國東部。在1805年的紐約,一對旅鴿只賣兩美分。18世紀和19世紀美國的窮人往往除了旅鴿見不到其他的肉食。1850年之後,人們已經開始注意到旅鴿的數量在減少,但是美國內戰之後鐵路和電報的發展讓勞動人口大量增加,更推動了旅鴿的需求。再加上森林被加速砍伐,這種鳥類的噩運就像翻滾過山車一樣越走越快,無法阻止了。

瑪莎

1914年9月1日,一隻名叫“瑪莎”的旅鴿在美國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動物園去世。“瑪莎”的名字來自美國開國元勛華盛頓的妻子瑪莎·華盛頓。後來,瑪莎的屍體被送給擁有140家博物館的史密森學會。在那裡,它被製作成一具剝製標本。這具標本仍然保留在史密森學會,但不做公開展示。為了紀念這種曾經遮天蔽日的鳥兒,也為了提醒公眾注意動物保護問題。後來有人在威斯康星州的雅路星國家公園裡的密西西比河邊,立起了一尊“瑪莎”的銅像。人們再也看不到旅鴿像滿天紅霞一樣飛起,只能看到青銅做的鳥兒,講述著生命多么值得人們去珍惜它的死引起了一些騷動。原因很簡單,多年以前人們就已經知道,這是世界上最後一隻旅鴿。在形單影隻地走完“鳥生”的最後歲月之後,瑪莎把一個曾經擁有龐大種群的物種刻上了滅絕動物墓地的碑石。晚年的它仿佛只是為了等待攝影術發展起來,以便留下它最後的倩影,好讓人們永遠銘記那個關於旅鴿的故事。

像其他旅鴿一樣,“瑪莎”有著挺拔修長的身材,長長的尾巴。作為鴿形目、鳩鴿科的一員,它們比人們熟知的家鴿更加秀美。可惜,黑白照片不能表現“瑪莎”身上美麗的色彩。作為雌性,“瑪莎”有著緋紅的胸脯、灰綠色的頭,紅褐色的翅膀和紅紅的眼睛,而雄性的翅膀則是灰綠色的,更添一分絢麗。

紀念瑪莎 紀念瑪莎

“瑪莎”的同胞都是美麗的鳥兒,但它們並非生而珍稀。旅鴿曾經是北美最常見的鳥類。那時旅鴿組成了世界上第二大的動物群,排名第一的是洛基山脈的蝗蟲。

禁捕

開始保護為時已晚,1857年,一個保護旅鴿的法律草案被提交到俄亥俄州議會。議會選派的委員會為此寫了一個報告,其中寫道:“旅鴿不需要保護。它們很能繁殖……考慮到它們寵大的繁殖數量,沒有什麼平常的方法能損害它們。”1878年,在密西根州的派托斯基(Petoskey),每天都有5萬隻旅鴿被殺死,這種情況持續了5個月。剛剛逃過一劫的成鳥準備重新築巢,就會被獵手定位了。它們根本沒有機會繁殖後代。在1896年,一群大約25萬隻旅鴿被獵殺,這是人們所知的最後一個大旅鴿群。

動物保護主義者們在19世紀末開始呼籲保護旅鴿,在密西根州通過立法,在旅鴿築巢地兩英里範圍內不許使用捕鳥網,但這項法律沒有被嚴格執行。19世紀90年代中期,旅鴿已經非常少見了。1897年,密西根州終於立法,在10年的時間裡禁獵旅鴿。可惜為時已晚,此時其實已經無鴿可獵了。正式記錄中,人類最後一次在野外看到旅鴿是在1900年3月22日,雖然到1930年還有人聲稱看到旅鴿。

滅絕

生態學家認為,龐大的種群是旅鴿的一種生存策略,靠數量來“淹沒”捕食者。在旅鴿經過的地區,捕食它們的食肉動物會因為很快吃飽而放棄捕食,從而使更多旅鴿得以生存,而被吃掉的數量也可以通過繁殖很快得到補充。這就好比高山上的巨大冰川可以挺過整個夏天,而在冬天通過積雪補充失去的體積。不過,在人類面前,這樣的生存策略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旅鴿的集群習性讓它們成為獵殺的絕佳目標,而旅鴿“用數量求生存”的策略又進一步刺激了人類從中攫取肉食的欲望。當旅鴿的數量減少到一個臨界點以下時,這種原本看起來很有效的策略也失效了,不善於躲避敵害的旅鴿被分批消滅,就像小冰塊很快在太陽底下消失。

每年旅鴿被殺戮者數以百萬計,還用火車運到城市銷售。從1870年起旅鴿數量驟然下降,當1914年9月1日旅鴿被正式定為絕滅種類。1900年2月,最後一隻野生旅鴿被貪婪的獵人打死了。美國政府曾登出這樣一個特殊懸賞:誰要是找到一隻旅鴿便可得到1500美元的獎勵。可是沒有一個人得到獎賞。

美國威斯康辛州賴茨維爾州立公園(Wyalusing State Park)立有一塊旅鴿紀念碑,上書︰“該物種因人類的貪婪和自私而絕滅。”

旅鴿紀念碑 旅鴿紀念碑

世界已滅絕鳥類

粉頭鴨是一種大型的潛水鴨。長60厘米,有長的身體及頸部。雄鴨的身體呈朱古力色,頸部及頭部都呈深粉紅色。雌鴨及幼鴨則呈較深色,仿佛一隻頭上染了粉紅色的雌性赤嘴潛鴨;恐鳥是不能飛行的鳥,曾是紐西蘭眾多鳥類中最大的一種,平均身高有3米,比現在的鴕鳥還要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